南国都市报1月24日讯(记者 韩星/文 吴兴财/图)1月23日,海南省政协委员、台盟海南省委会秘书长、省妇联副主席(兼职)羊彤做客南国都市报“两会会客厅”,带来海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羊彤看来,海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状况可以用“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来形容。从纵向来说,近年来,海南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传承的政策法规。横向对比来看,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村落基本上是传统建筑观赏、“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对传统村落的故事、人物、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够,大部分传统村落还停留在以农户个体为主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另外一方面,相关保护管理力度与意识有待加强,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还有优化的空间。目前海南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目前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缺乏省级和市县配套资金,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度不高。
羊彤建议,海南应从一村建一档、完善数据库、明晰一张图着手,发挥示范典型作用,探索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唱好“传统村落+文化+旅游”这场融合戏。在活化利用方面,羊彤建议开展“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定保护范围,指定维护计划,对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进行重点管控,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优先保护。传承上守正创新,鼓励各级非遗传承人依托乡土非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传承传习活动,同时探索一批“传统村落+文化”模式,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依托传统村落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鼓励创建椰级乡村旅游点。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等项目,策划打造古迹研学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