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2月25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海口府城“换花节”活动现场人从众~~~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府城“换花节”活动现场人从众

灯火璀璨庆佳节 花开浪漫引良缘

2月24日,海口府城换花节现场,一条百米的“灯光长龙”在乐器声中舞动。海南日报记者张茂 摄
孩子摸狮头。记者 王燕珍 摄

  2月24日元宵节,海口琼山区府城地区展现出一派热闹喜庆景象,“雄狮闹春”“灯光百米长龙”“换花舞表演”“装马匹”民俗巡游等特色元宵主题文体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参与府城元宵换花节,在缤纷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流传百年的习俗,品味琼山历史文化。

  南国都市报记者 孙春丽

  “装马匹”民俗巡游精彩上演

  当天下午2时,“装马匹”队伍从府城街道办出发,途经大园路、朱云路、忠介路、中山路至新城路,沿途市民游客纷纷围观、照相,节日气氛浓郁。

  陈先生一路跟着队伍来到终点,他告诉记者,虽然在海口住了多年,但今年是第一次参与元宵换花节,“装马匹”巡游让他觉得很新奇,一路拍了好多照片。

  “装马匹”是琼山府城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相传,以前在府城地区,一些上年纪的当地人在当天会化装成古代戏剧中人物骑马巡游、拜年,祈福求平安,一者驱邪扬善,二者显示本辖区的富足。

  如今,已没有马可骑,所以就使用车辆,这个习俗和它的名称一直延续了下来。当地群众用这种传统方式欢度元宵佳节,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也营造了浓郁的换花节民俗活动氛围。

  “装马匹”民俗活动总指挥薛茂才告诉记者,这是府城地区流传百年的习俗,每年元宵,府城百姓就会组织起一支队伍,打扮成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古代戏剧中的人物,走上街头和当地居民互动。“今年的亮点是增加了开场仪式、舞龙队伍,五个方阵大概组织了120多人参加。”薛茂才说。

  百米龙舞盘琼山   

  当晚,伴随着阵阵锣鼓声,气宇轩昂的百米金色长龙在忠介路、琼台书院转角、文庄路上游弋飞腾。

  舞龙,是中国极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喜庆的节日里,舞龙成为人们表达喜悦和祝福的方式。此次府城换花节舞动海口首条“灯光百米长龙”,舞出吉祥与祝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百米长龙昂首挺立于街头,拉满了节日气氛,我感受到了欢乐祥和的元宵节氛围。”市民陈女士说。

  十三花神亮相巡街

  长龙前方,是“十三花神”,女“花神”身穿各式汉服,头戴钗环,娉婷婀娜;男“花神”或束发冠、或披铠甲,一举一动之间,尽显英武之气。许多市民跟着队伍前行,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热闹非凡、年味十足的场景。

  据介绍,“十三花神落琼山”以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的十三街代表十三种花卉为创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出三位男性“花神”、十位女性“花神”。三位男“花神”分别代表:尚书街——杏花、镇台前街——梅花、北帝街——山茶;十位女“花神”分别代表:丁字街——芙蓉、东门街——牡丹、南门街——荷花、县前街——石榴、县后街——水仙、学前街——桃花、马鞍街——菊花、靖南街——芍药、北胜街——桂花、府前街——三角梅。

  换花灯会流光溢彩   

  在府城核心换花点现场,彩灯齐亮,点缀着这个古老的城区,数百盏花灯分布在绣衣坊、马鞍街、关帝巷,琼台书院,“琼台福地”等点位也挂上了各色灯笼。

  今年海口府城元宵换花节除设有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核心换花区外,还增设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及日月广场、高兴里商业街区等3个大型换花点。

  在凤翔湿地公园换花点, 憨态可掬的福娃娃、一飞冲天的凤凰、翱翔九霄的飞龙、摇头摆尾的小鲤鱼、萌萌的卡通龙……一盏盏花灯将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点缀得璀璨夺目,众人纷纷寻找不同的角度与花灯合影。

  今年的凤翔湿地公园与来自自贡的非遗手艺人进行合作,打造专属于琼山的特色花灯,让市民游客在赏灯会中体验到别样的元宵氛围,感受深厚的琼山历史文化。

  “我是从秀英区特地赶来参加换花灯会的,我朋友也穿着漂亮的国风衣服,想要拍美美的照片,留下美好的纪念。”市民张女士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口府城“换花节”活动现场人从众~~~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2024闹元宵
   第003版:2024闹元宵
   第004版:海南“村VA”迎春赛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国内·国际
   第008版:南国好彩
灯火璀璨庆佳节 花开浪漫引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