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5月8日讯(记者 杜倬荷 通讯员 韩金璐 韩晴 陈永洁)近日,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在旅检进境渠道查获1名旅客违规携带4条活体蛇入境,经专业机构鉴定,4条活体蛇均为球蟒。
据了解,球蟒是一种生活在中非和西非等地的蛇类,性格温和、无毒,是非洲蟒类中最小的种类。此类蛇名称来源于它的一个特性,即当它感到紧张时将身体蜷缩成一个球而得名,并将头部稳固地隐藏于中心,在欧洲也被称为“皇蟒”,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
伴随“异宠”热,一些国内爱好者和经营者铤而走险,通过在线上购买境外野生品种,携带或寄递走私入境,逃避海关检疫监管。因来源不明且未经输出国或地区相关部门检疫,极有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显著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一旦出现养殖逃逸或者被故意放生,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23年,海口海关共截获“异宠”墨西哥无刺蜂8只,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一直以来,海口海关强化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全力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火墙”,在旅检现场建立“智能审图+人工查验+工作犬+人脸识别”监管模式,通过对智能审图算法迭代升级,丰富样本图像数据库,强化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等国家禁止和限制类进境物品监管,提高现场查发精准度。
据统计,2024年1—4月,海南口岸在各类进境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共截获到有害生物98批次、93种类、326种次,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5批次、8种类、56种次。并于非贸渠道查获外来物种3种次,为芡欧鼠尾草、刺茄、菲油果。
据悉,2023年海关总署启动“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国门利剑”等行动,加强对国门生物安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我们严密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加强动植物疫情和外来物种防控的措施,加强口岸监测普查,守牢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口岸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希望让大家明白,国门生物安全人人有责。”海口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处长李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