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5月21日讯(记者 利声富 文/图)5月21日一早,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羊栏村田洋1400余亩水稻田里,几台收割机穿梭不停,将一串串稻穗快速地卷入“腹中”。与普通稻田中色泽金黄的稻谷不同,这里收割的稻谷稍显青涩,约八成熟。
“这是专门用来制种的水稻,为保证种子的活力,需要在制种稻的稻秆和稻穗部分还是青绿色、约八成熟时收割。”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负责人刘武说,这是他们采用种业新模式CRO(合同服务外包)为隆平高科等种业企业代繁的水稻种子。
在三亚市天涯区羊栏村、新联村、水蛟村田洋,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稻田交相辉映,一株株制种水稻粒粒饱满。这里的稻田分布在平坦、肥沃的高标准农田间,这样环境为杂交水稻制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今年,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再迎丰收季,1400余亩制种水稻已成熟。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收割、脱粒、粉碎稻秆,再将收割好的稻粒转运、装车,忙而有序。
“今年我们为隆平高科、广东华农大、湖南亚华种业等种业企业代繁的水稻品种有10多个,均为目前国内比较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种。”刘武说。今年制种水稻亩产量达到275公斤。收割水稻全部采用机器,一亩地十多分钟就收割完了。为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收割完的稻谷直接运到烘干点去烘干。
与其他单位制种出来再拿到市场上销售不同,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的是时下比较新颖的种业CRO模式。“俗话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种业COR模式将种业技术链各环节进行专业化细分,以委托合同形式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我们为种业企业代繁、代制水稻种子。”刘武说,随着制种技术的提高,他们 育制的水稻种子品质越来越受市场欢迎。
水稻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壤,为解决因连续耕作地力受影响问题,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水稻+绿肥+西瓜”轮作的模式。每年12月至次年5月种植水稻,6月至8日种植绿肥田菁,9月至11月种植西瓜,不仅实现一地多收,而且解决了地力障碍问题。
为保证制种品质,近几年,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引入水稻大钵体毯状育秧等新技术,应用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