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11日电(海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杰 黄媛艳)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举办地昭苏作为“天马故乡”,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就是“天马”——伊犁马。
伊犁马为何被称为“天马”?它又有什么特点呢?天马旅游文化园讲解员吾如克西力介绍,截至2023年末,昭苏全县马匹存栏量12.15万匹,其中大部分都是伊犁马,可见伊犁马在昭苏马产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谈及为何称为“天马”,吾如克西力向记者娓娓道来了一个流传2000多年的传奇故事:公元前113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乌孙国(也就是今日伊犁)派使者敬献数十匹良马,汉武帝赐名“天马”。
据介绍,如今昭苏的伊犁马是以哈萨克马为基础,混入了奥尔洛夫、顿河、布琼尼以及阿哈尔捷金马等基因,经过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秀美高昂,眼大有神,具有力速兼备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繁殖性能,是我国培育的优良马种之一。“由于拥有良好的性能,在本届运动会的比赛中有不少运动员选用了伊犁马作为参赛马匹。”吾如克西力说。
想要成为一匹合格的赛马,“天马”需要经历严格的筛选和训练。据了解,马儿在一岁断奶后就要开始“上学”,并根据它身体的特性和优势进行“分班”,有些擅长速度,有些耐力很强,还有部分马儿擅长跨越障碍。它们的“老师”都是专业的骑师,会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和训练。吾如克西力介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后,马儿还会迎来一场重要的测试赛,如同我们的“高考”。只有顺利通过测试赛,才能成为一匹真正的赛马,可谓优中选优。3岁到10岁是赛马的黄金期,10岁以后一般就会选择退役,成为种马,用于繁育。
当然,马也“拼爹”,良好的遗传基因十分重要。近两年,昭苏本土就培养出一匹名为“小黑风”的伊犁马,是远近闻名的“耐力之王”,曾连续多次获得全国赛马耐力比赛的冠军。它就是英国纯血马和伊犁马杂交培育出来的优秀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