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构建

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

  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分子病理中心实验室,印明柱(右)在鉴定患者血液循环肿瘤细胞。 新华社发

  新华社重庆7月11日电(记者周思宇、周闻韬)记者11日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印明柱教授团队于北京时间10日23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案。

  据介绍,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和血管的生成息息相关。血管通过运输营养使肿瘤细胞得以增殖及转移,是肿瘤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面揭示肿瘤血管微环境特征、筛选为肿瘤细胞供能的关键内皮细胞,通过干预营养供给,能够为临床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肿瘤要在人体里长大、侵袭,必须构建一个脉管系统。”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副院长印明柱教授介绍,团队利用人类31种恶性肿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剖析了泛肿瘤微环境中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细胞的共性与特性功能分群,阐释了肿瘤诱导血管生成各个阶段主要组成的细胞类型及功能特征。通过构建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可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库。

  研究还发现,一类尖端细胞在肿瘤诱导的血管出芽起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此类细胞不仅标志着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还与预后密切相关,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占比可以指示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对于抗血管生成疗法的伴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印明柱教授团队正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全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评估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有望为临床研究提供可提示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试剂盒,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特别关注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2024中招进行时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南国智库·观察
   第008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海南“村VA”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第011版:城事播报
   第012版:公益广告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内新闻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需求更理性 场景再“上新”
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
我国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