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14日讯(记者 任桐 实习生 林淇 文/图)“秋雅,新一车快递到了,准备接车啦……”8月份正值酷暑季节,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的一家快递驿站,一个瘦瘦小小的身躯不停忙碌着,接货、分拣、分类、标识、放置……埋头处理完,天已经暗了。
她叫王秋雅,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今年,她以570分的成绩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专业是跨境电子商务。她告诉记者:“上个月,我就来快递驿站做暑假临时工,是个锻炼的机会,也能挣一些钱,给家里减轻负担。”
从营根镇驱车约20多分钟,来到位于琼中长征镇潮村王秋雅的家。潮村村民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为基础,王秋雅家也不例外。
“现在这个房子是2016年,在政府帮扶下,拆了危旧房,重新盖的新房,有两间卧室,比以前大多了。”王秋雅的妈妈陈明凤回忆道:“曾经家里很穷,我和孩子爸爸靠勤劳盖起了房子,把孩子养大,如今,我们都年纪大了,很多农活干不动了。”
王秋雅是父母40多岁时生的独女,虽然家中不富裕,但爸爸妈妈从小宠爱着她,一家人过得很温馨。
王秋雅一家三口以务农为生,家里种植了橡胶、槟榔、油茶等经济作物。日常里,妈妈主要负责给橡胶除草、打药,爸爸工作量更大些,从每年4月份开始割胶,一直割到元旦前后。
“割胶都是半夜三更起床割,很辛苦。”王秋雅说:“爸爸妈妈今年都60多岁了,割胶也好,采摘槟榔也好,体力已经大不如前。像家里的油茶,之前可以榨成油去卖,价格还可以,这几年,他们榨不动了,只能摘了直接卖。”
体谅父母的不容易,王秋雅很是懂事,收到通知书后,她一直没有打开,因为她要让爸爸亲手拆开,开心一下。
采访的当天,她的爸爸妈妈亲手拆开了装有录取通知书的快递,爸爸拿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红了眼眶。“孩子考上大学,我们特别高兴,从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不多,孩子特别优秀。”妈妈陈明凤说。
然而,开心之余,想到大学期间面临的学费、生活费,妈妈又有些担心。她说:“家里一年收入约2万多元,也不知道哈尔滨上大学消费高不高。”
王秋雅安慰妈妈说:“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勤工俭学,去做兼职,减轻家里负担。妈妈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毕业后我还要回琼中,咱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如果你想帮助这位学生,请通过热线电话966123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