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海南消防救援队伍抗击超强台风“摩羯”纪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风逐雨抗“摩羯”

海南消防救援队伍抗击超强台风“摩羯”纪实
  消防救援人员营救被困群众

  清理路障

  为缺水居民送水

  2024年9月6日,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市翁田镇沿海地区登陆,其过境时间长,对海南造成灾难性破坏。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陡增、海水漫灌、城市内涝,交通、电力、通讯、饮水、燃气、油料中断,农田被毁、厂房被掀、房屋倒塌,大量树木倒伏,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危急时刻,海南消防救援队伍闻令而动、昼夜奋战,第一时间投入抗风救灾工作,台风过境后又迅速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为抗击超强台风贡献消防力量。

  全面迎战

  4523名指战员进入战时状态

  “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要提高政治站位,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贯穿到应急救援工作中,真正做到‘老百姓的需要就是命令’,切实打赢这场抗风救灾大战硬战。”面对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摩羯”,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下称“总队”)发出抗击台风应急救援总动员。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预警后,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及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发布政治动员令,紧急召回全部岛内休假指战员归队备战,各级主官全部在岗履职,全省4523名指战员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

  根据台风动向,总队及时制定《防御台风“摩羯”抢险救援行动方案》,组建“一部六组”指挥体系,成立由总队长牛军、政治委员雷进德分别任总指挥的前、后指挥部,总队党委成员、专员下沉6个重点市县靠前指挥。 

  与此同时,总队跨区域调派293名指战员、24艘舟艇、37辆消防车、14套供水排涝系统(车辆),15337余件(套)装备器材在海口、文昌等重点市县靠前设防,集结机动力量做好增援准备,各支队、大队前置45个执勤点在辖区高风险区域布防,备足72小时保障物资,形成“半小时”动态救援圈。

  总队统筹全省军警、应急、海事、社会等救援力量,按照“优先疏散救人、优先‘五供’畅通”原则,制定应急救援处置指南,绘制救援力量分布图,与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信息预警机制,确保“力量跟着灾情走,救援抢在成灾前”。 

  总队及时启动遂行政治工作预案,组织95名政工骨干成立战地政工组,分赴一线指导队伍成立临时党组织。建立320支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服务队,广泛开展战前动员、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发送慰问信,发展15名表现优异的入党积极分子在一线火线入党,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了打好抗击台风硬仗的强大力量。

  追风逐雨

  与台风赛跑昼夜营救群众

  “不要着急,老人小孩先上”“放心,我们一定把大家安全转移”……9月5日14时许,台风“摩羯”逼近,在文昌市文城镇霞场村,百来艘渔船紧急靠港,167名渔民急需转移。

  接到任务后,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与琼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增援力量共15名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与应急、公安等部门人员一起,利用4艘冲锋舟和1艘橡皮艇,往返转运渔民。

  “谢谢!太谢谢你们了!”最后一批渔民转移上岸后连连道谢。

  当时是深夜11点多,15名消防救援人员已连续奋战了近10个小时。

  “虽然很累,但看到所有渔民安全转移了,心里很踏实。”看着渔民们离开的身影,现场指挥员、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严南培说。

  9月6日16时20分,台风袭击海南,狂风怒吼,雨如利剑,却阻挡不了消防救援人员奔袭营救被困群众的步伐。

  “119吗?我们被困家里了”“快来救救我们,我们被困在江边了”……一个一个紧急的求救电话打进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中心。

  ——9月6日15时30分,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平安大道被倒伏的大树封堵,2名着急赶回家的群众被困在路中间进退两难,急需救援。

  ——9月6日22时45分,文昌市文城镇文东路月亮城上栋A单元七楼一住户家客厅窗户被狂风击碎,一家三口抱着8个月大的婴儿等待救援。

  ——9月6日23时48分,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一加工坊倒塌的铁棚砸中临近的集装箱,6名人员被困集装箱内无法撤离,急需转移……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急风骤雨中,面对接踵而来的灾情,奋战一线的消防救援人员顾不上休息,昼夜不停、全力以赴营救群众。在110多个小时的生死鏖战中,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营救被困人员211人,疏散转移群众839人,用强有力的双手和肩膀托起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希望。

  不惧生死

  用双手打通生命通道

  “老人的呼吸机只能维持20分钟,前往医院的路被堵死了……”9月6日晚上11点左右,一个电话打进海口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

  此刻,暗夜里风狂雨急,海口消防救援支队重工大队救援小组紧急前往救援。

  距离老人住所约800米处,道路被倒伏的树木和杂物堵死。8名消防救援人一组负责清障移动车辆,一组扛起担架就往老人家跑。全体救援人员将呼吸机组成的气瓶、主机、电池连同病人一起进行转运到了2公里外的医院。

  海口、文昌等地很多道路被倒伏树木封堵,使不少急需送医救治的群众被困家中,消防救援人员利用专业清障工具,打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东方市一名0型RhD阴性血型产妇分娩急需用血,目前血库已告急,普通救护车难以通行,需要我们配合护送。”9月7日凌晨1点28分,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安排3名消防救援人员携带专业清障设备赶赴海南省血液中心。凌晨1点32分,他们和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携带救命血一同出发。

  面对西线高速通行困难,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颂元提议折返绕行中线海三高速及万洋高速。

  途中狂风大作,暴雨倾盆,3名消防救援人员利用专业的清障工具,边破拆、搬移树木边艰难前行,历经了近5个小时,成功将血液送达儋州,交给前来接力的东方市医护人员。

  “只要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再辛苦也值得。”黄颂元说。

  9月6日20时59分,屯昌县新兴镇海中路一名1岁幼儿因便血急需救治,道路被封堵,120救护车无法返院。消防救援人员经过一个小时的清障后,将幼儿安全送到了医院。

  “看到你们,我们就安心了!”这是海口消防救援人员顶着急风骤雨去转运一名即将分娩的孕妇时,家属情真意切说的一句话,这是对消防救援队伍不惧危险,克服困难为遇困群众打通一条条生命通道的最美赞誉。

  解民之困

  风雨中一道橙色风景线

  “再多排一会,再跑快一点!”9月6日12时许,在国家重点项目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直在该地前置驻防的东方市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龙林正带领8名指战员顶着15级狂风骤雨,背靠满载水的消防车,全力开展排涝作业。

  15时20分左右,风越来越狂,雨越来越急,远程供水系统泵浦车驾驶室的车窗玻璃瞬间被狂风吹爆、车辆引擎盖被撕裂,周边一辆皮卡车被狂风吹动翻滚了20多米,现场不时有铁皮、木板和碎石在消防救援人员头顶飞过。

  消防救援人员用安全绳将四人拴在一起,顶着狂风匍匐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300米外的废弃泵房紧急避险。

  18时50分,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抓住时机,迅速投入战斗中。经过消防救援人员6天6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排涝抢险任务,成功保住国家重点设施。

  9月7日晚,海口市秀英区海盛路隧道积水约150米长、1.2米深。海口市秀英区消防救援大队西海岸消防救援站指导员王建帅带领8名队员连夜排涝。8日9时,三亚市消防救援支队的36名消防救援人员和一辆大功率消防排涝车“龙吸水”抵达现场,两小时后,隧道约5000立方米积水全部排干,随即实现通车。

  为确保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投入清障、排涝、清淤、送水、消杀等各项重建工作中。

  9月8日凌晨2点,文昌清澜大桥至海文大桥路段躺满断树残枝,4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顶风冒雨清障120公里,连夜打通全省第一条通向受灾中心的主干道。

  连日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开展道路清障804起,清障距离约1138公里;送水654次,共10976.5吨;排水排涝65起,共121934立方米。

  抗击超强台风“摩羯”期间,海南消防救援队伍勇挑重担,鏖战在抗风救灾最前线。全体指战员用一腔青春热血,书写了一曲“橙”风破浪的英雄壮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消防救援队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铮铮誓言。

  (皓文  钟坚 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南消防救援队伍抗击超强台风“摩羯”纪实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复工复产进行时
   第004版:复工复产进行时
   第005版:月满中秋情满怀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专题
   第008版:关注2024海报集团金秋车展
追风逐雨抗“摩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