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1月19日讯(记者杜倬荷 通讯员陈家蕙 蔡珺博 詹晨)11月19日,记者从海口海关了解到,《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实施三年以来,海南与东盟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从2021年的不足3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6.9亿元。
今年前10个月,双边贸易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8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6.5%,增速快于同期海南外贸增速45.3个百分点,东盟已连续3年保持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对印度尼西亚进出口突破100亿元,达到111.4亿元,增长17.1%,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老挝等国家进出口更是成倍增长。
优势互补助力海南与东盟产业共促发展。近年来,海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今年前10个月,海南对东盟出口汽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79.9亿元,增长17.7%;聚酯切片15亿元,增长58.7%;自东盟进口二甲苯、乙二醇等基本有机化学品26.8亿元,增长39.8%。
在政策优势的支持下,海南对东盟出口商品既涉及汽车、钢材、家具、汽车零配件等大物件,又涉及医药品、水果、水产品、家庭用纸等小产品;荔枝、冻墨鱼及鱿鱼、冻罗非鱼片、胡椒、椰纤果果酱、椰奶饼干等海南本地特色农产品出口也均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