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自信,正从球场中生长,从千人村宴的炊烟里升腾。
6月27日至29日,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以下简称海南“村VA”)重兴站激情开赛。这不仅是一场排球的狂欢,更是一次乡土情怀的深情回归。
千万粉丝达人“大漠叔叔”回乡直播球赛,将这份家乡的热闹传递到五湖四海;在省外集训的文昌籍年轻球员,纷纷回到家乡为荣誉而战;千人村宴开席,熟悉的家乡味瞬间唤醒味觉深处的乡愁。当排球在椰林掩映的球场上腾空而起,文昌“排球之乡”的金字招牌正越擦越亮,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就藏在每一次扣杀、每一声欢呼、每一口家乡味里。
南国都市报记者 韩星
热力球场
召唤游子归乡“添把火”
“‘村VA’开搞了,来文昌看村民打球了!”6月23日,千万粉丝达人“大漠叔叔”在微博上晒出来自家乡的邀请。4天后,他如约而至,回到家乡重兴,接下“海南·文昌‘村VA’”推广大使的称号。
在海南,排球已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符号。文昌素有“排球之乡”的美誉,“村村有球场,天天打排球”是这里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傍晚的排球场承载几代人的童年,“大漠叔叔”记忆里打排球的场景,如今通过网络化作千万网友的“云乡愁”。这种对排球的热爱,代代相传,成为连接家乡与游子的情感纽带。
借助自身影响力,“大漠叔叔”身体力行宣传家乡排球。直播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解说,向网友们展示海南“村VA”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到乡村排球的火热氛围,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
回村的何止是“大漠叔叔”。那些从省外归来的球员,更是赛场上的焦点。他们在他乡追逐着自己的排球梦想,却始终心系家乡。
“‘村VA’这次在重兴开打,我必须回来!”重兴镇斑兰战队的主力球员符兴泓,本在广州参加排球集训,比赛前夕特地赶回文昌,为家乡荣誉而战。这名刚满18岁的高中生,已经是海南“村VA”的三届老将。“村VA”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成为他展现才华的舞台。
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为家乡争光的信念,回村的球员在球场上奋力拼搏。他们的身影,正是对乡土深情与排球精神的最佳诠释。
根植乡情
千人村宴唤醒舌尖上的乡愁
“上菜咯!斑兰白切鸡!”伴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吆喝,千人村宴在球场旁浩浩荡荡摆开长阵。今年海南“村VA”打出站站有村宴的招牌,深挖“村”字内涵,将地道风物与体育赛事巧妙融合。
斑兰是重兴镇主打特色农产品,此次千人村宴主打以斑兰入馔,推出斑兰白切鸡、斑兰排骨、斑兰糕、斑兰米饭等系列美食。村宴上还有腰果赤烧、咖喱芋头、全家福等特色经典菜,浓郁的家乡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瞬间勾起在场人的乡土记忆。邻里乡亲围桌而坐,品尝美食,分享生活的点滴,欢声笑语不断。
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生活的压力,重新拥抱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找回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百桌千人村宴不仅吸引本地乡亲,更有河南、黑龙江等地的食客远道而来,他们被这样盛大的乡土宴席所震撼。一位省外游客感慨:“这一趟来得太值了,在小镇上吃村宴看村排,深度感受了一把海南乡土文化,这是独一无二的乡村游体验。”
全民参与
村民争当“最强应援”
球场的灯光,照亮的不只是竞技。赛事期间,重兴镇同步举办“斑斓织梦‘兰’漫秘境”田园空间展,市民游客在展区内可以“形、声、闻、味、触”五感为切入点,沉浸式感受别样的斑兰体验。现场还设置劳务夜市,为当地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乡亲们在享受排球赛事之余,也有机会解决就业问题。
海南“村VA”,以排球为媒介,以乡土情怀为纽带,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共同推动乡村的发展与繁荣。
“这是我们重兴第一次办这么大的赛事,我太高兴了!”在重兴镇本地村民邓大漂看来,赛事的举办不仅为重兴的美食特产打开了对外窗口,让莲雾、胡椒、槟榔、斑兰等特色美食走出海南,更提升了家乡的知名度,为重兴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邓大漂也是一位博主,他运营的自媒体账号“漂叔”经常直播海南各地排球赛,还专门给文昌本地草根球星制作个人解说视频。海南“村VA”要在重兴举办的消息出来后,他通过个人账号积极宣传赛事消息,还热情邀请超百名省内外的朋友前来观赛,共同感受文昌排球的热闹氛围。
比赛期间,重兴斑兰舞队的开场表演尤为吸睛。这支由本地居民自发组建的民间舞蹈队,汇聚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成员,年龄最大的已有57岁。舞台上,他们身姿矫健、笑容灿烂,用最饱满的热情,向每一位前来观赛的球迷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欢迎大家来重兴三角庭看排球比赛!来这里,感受热血沸腾的赛事,体验最纯粹的快乐,领略我们重兴的独特魅力!”舞队成员高永宁在采访中不忘“吆喝”,热情向广大球迷和游客发出邀约。
海南“村VA”展现了乡村的无限活力与勃勃生机,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乡土文化的珍贵价值。一场场火热的赛事,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滋养着那份日渐茁壮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