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卢向玲:~~~展现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 作品在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获奖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向玲:

画笔倾情勾勒海南雨林之美

展现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 作品在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获奖
  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卢向玲

  卢向玲中国工笔画作品《致敬经典——东山骑行图》,获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创新奖”

  (组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卢向玲作品《幽兰》

  卢向玲作品《海南·花鸟序》

  近日,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卢向玲作品获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创新奖”,实现了海南省中国画领域在国家级展览中突破性的进步,也得到工笔画界的肯定。6月27日,卢向玲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获奖作品展现了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与天人合一愿景,也是她根植海南独特地域坚持绘画创新的艺术结晶。

  作为海南一名优秀的女画家,卢向玲是如何在中国工笔画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卢向玲,了解她的文艺之路。

  □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望

  从小受父母熏陶 走上美术之路

  “因为父母都是在文化口工作,受父母熏陶,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特别喜欢涂鸦,每到暑假期间都会去文化馆的美术班学习画画。”卢向玲回忆道,小时候虽然不懂什么画家沈周等人物,但谁家乔迁新居时,她都会和老师一起画幅山水画送过去,讨个喜庆。

  她慢慢地从懵懂的涂鸦,开始学习素描、色彩,并和所有的艺考生一样开始走上从艺之路。

  海南大学毕业后,卢向玲想走专业画家之路,工作两年后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在这里,她系统学习了中国画的技法、史论与艺术鉴赏,在多名老师的教导下,她对中国画理解越来越深刻,并把中国画作为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

  2002年,卢向玲创作的作品《幽兰》在“鲁艺杯”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获优秀奖;2003年,她创作的《沉月》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获(美术)铜奖。“作品《沉月》获奖后,我更加坚定创作还是需要勇气和创新,那时全国的花鸟画的基本格调还是以宋画风格为主,而我在构图、色彩方面还是有一点点的变化和创新。”卢向玲说。

  卢向玲的《沉月》是在海南尖峰岭写生时创作的花鸟画,作品以工笔画手法,构图前松后紧,前景松散的白与中后景的龟背竹设色相融,且对比鲜明,色调处理清新典雅,整幅作品融汇古今,别出心裁。

  随着《幽兰》《沉月》《椰风》《惊蛰》等一批作品问世后,卢向玲在海南画界名声大噪,特别是在女画家中脱颖而出。

  以花鸟画形式 展现海南雨林之美

  卢向玲常年生活在海南。由于多年带学生到雨林写生,她对热带植物结构、形态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在经过研修班学习后,她明白了工笔花鸟画作品的题材应该更加开放,除传统的“梅兰竹菊”,自然界的万物都可纳入花鸟的绘画表现。不应只重精细的表现,也应该有时代的语言特征和表现。

  她认为,海南的雨林资源十分丰富,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这也是她20多年来从山水题材逐渐转向花鸟题材的缘由。这些年,她倾心海南雨林创作,多以花鸟画表现形式进行绘画。

  卢向玲告诉记者,近期她的花鸟画创作摒弃传统宋人花鸟折枝构图和勾勒分染的表现方法,她认为当代花鸟画创作应该是对现世生命和生活的关注。这几年,卢向玲开始结合传统题材,融入中国文化象征的文化精神特征,在题材选择、图像造型、色彩搭配、技法应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实现作品在坚守传统中又突破工笔花鸟画的藩篱,使作品极具创意,个人色彩浓郁。

  借鉴名画《溪山行旅图》作品获奖 展现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

  近日,卢向玲凭借作品《致敬经典——东山骑行图》获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创新奖”,实现了海南省中国画在国家级展览中突破性的进步。

  “创作这幅作品,我花了半年时间,创作的初衷就是表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卢向玲介绍,这幅作品以海南标志性的雨林生态、美丽海洋为背景,运用重彩技法,借鉴宋代名画《溪山行旅图》的全景构图,将海洋、热带雨林与国际自行车比赛并置叠加,展现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与阳光、健康、自然环保的愿景。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刘金贵教授和湖北省美协主席李乃蔚等专家对《致敬经典——东山骑行图》给予极高的评价,指出其“构图严谨、技法精湛、气韵独具”,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展现了创者者对传统语言的深入理解,以及追求当代表达的探索精神。

  卢向玲觉得,这个荣誉是对她这十多年来的付出和努力的证明,她一直坚信绘画语言的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挖掘新的绘画语言,寻找符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她这几年开始研究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和技法表现,在这幅融入骑行的作品中,她尝试从视觉上去打破传统花鸟画的界限,在题材和风格上交融幻化,追求“薄中见厚”、画面个体与主题创作的有机契合。

  用匠心和色彩描绘大美海南 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卢向玲除了在艺术创作上下功夫,还重视培养海南中青年国画艺术人才的教学。她指出,海南有许多艺术爱好者,他们常年重视写生,忽视创作实践,这也是海南国展入选率不高的原因。她经常到海南的一些市县进行教学辅导,开展讲座,希望用微薄之力为海南美术创作贡献一份力量。

  “这些年我们也积极通过艺术作品描绘大美海南,让大家了解海南,喜欢海南。”卢向玲说,三年来,省美协在打造“海南画派”,“海南画派”以表现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核心,融合海洋文化、黎族苗族文化、热带生态等元素,她作为国画艺委会主任,筹划在北京、山东、广东、日本等地开展艺术展览,组织省内优秀的美术作品走出国门,宣传海南艺术,奋力打造“海南画派”这一张靓丽文艺名片。

  卢向玲称,她希望以后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有更多创新思考,都能给观者带来艺术感染力和美学享受,她会用手中的画笔去发现不一样的海南雨林,用图像学的视觉去触动群众的眼睛,以匠心和色彩描绘大美海南,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卢向玲将和团队将坚持倾心海南,让海南中国画乘自贸港时代之帆破浪前行,在守正中创新,于传统中开拓,让海南工笔艺术在美术世界绽放新的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卢向玲:~~~展现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理念 作品在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获奖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海南“村VA”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第006版:自贸港·人物
   第007版:银发族
   第008版:南国观察
画笔倾情勾勒海南雨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