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秘境寻踪5》第十二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秘境寻踪5》第十二集

雨林蛙影

  蛙鸣响彻溪流一带,雄蛙发出求偶信号。

  海南锯腿树蛙。

  在溪潭之中,小弧斑姬蛙也开始“抱对”繁殖。

  大树蛙。

  在高处的枝叶间,背条跳树蛙则玩起了 “空中育儿” 的绝技。

  海南湍蛙如武林高手般牢牢吸附在崖壁。

  小湍蛙在水源附近栖息。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路一鸣 摄)

  扫码看视频

  南国都市报8月21日讯(记者 谭琦)如果说谁是海南热带雨林里的“瀑布攀岩家”,非海南湍蛙莫属。

  在海南热带雨林的陡峭湿滑石壁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湍蛙如武林高手般牢牢吸附在崖壁,任凭脚下激流咆哮冲刷,依旧岿然不动。这位雨林居民的生存大戏,藏着太多令人称奇的自然智慧。

  海南湍蛙是海南特有物种,它们偏爱海拔80米至850米的湍急溪流,白天静卧瀑布旁的悬崖峭壁,一旦受惊便闪电般跃入瀑布内的崖缝中藏身。它能在如此险峻环境安身立命,全靠两套“秘密武器”:发达的趾间蹼像自带的防滑垫,指、趾末端的吸盘像是强力黏合剂,让它们在湿滑岩石上稳如泰山;而灰棕色皮肤搭配背部密布的细小疣粒,与周围岩石的颜色纹理完美融合,构成了天衣无缝的伪装,难觅其踪。

  当夜幕降临或繁殖季来临,雨林溪畔便成了蛙类的“演唱会现场”。4月至8月,雄蛙的鸣叫声穿透溪流声浪,那是它们向雌蛙发出的深情告白。此时若凑近观察,或许能发现成团的卵群紧紧贴在瀑布内的岩缝壁上,那是湍蛙父母为后代选择的“安全产房”。

  而在溪潭之中,小弧斑姬蛙也开始“抱对”繁殖。更高处的枝叶间,背条跳树蛙则玩起了“空中育儿”的绝技——它们把卵产在水域上空的树叶上,这样能巧妙地避开水中捕食者的威胁。雌蛙排出黏液后,用后腿快速搅动出泡沫状的卵泡,雄蛙则同步授精。不久后,泡沫外层会硬化成坚韧的保护罩,像个微型温室般为蛙卵维持着适宜的湿度与温度。

  与湍蛙不同,树蛙是树栖型夜行性动物。以大泛树蛙为例,它们的皮肤颜色和纹理能与栖息的树丛、草丛高度同步,仿佛穿上了隐身衣,在枝叶间穿梭时难被察觉。

  从瀑布岩壁到雨林树冠,这些蛙类用各自的独门绝技在海南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们既是雨林健康的“指示物种”,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生动注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秘境寻踪5》第十二集~~~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自贸港·人物
   第005版:秘境寻踪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南国+
   第008版:南国产经
   第009版:南国健康
   第010版:南国关注
   第011版:南国学堂活动
   第012版:南国学堂资讯
   第013版:南国学堂萌新闻
   第014版:南国学堂萌新闻
   第015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6版:生活通
雨林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