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城先行区采访,最触动我的是6岁孩子“乐乐”的故事,以及那笔被“零关税”政策抹去的4万余元费用。这笔费用,可能是一个普通家庭数月的收入。这个手术,更是让一个孩子重获“新声”的门票。
也是在“乐乐”身上,我更加感受到了“海南‘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累计为享惠主体减免税款超4000万元”这句话的含金量。
采访中,冯家龙向我展示了贴在进口药械包装上的“免税”标签。我想,在乐城这个“医疗特区”,小小的标签承载的意义远超价格,它是自贸港政策红利直达民生“最后一公里”的直观凭证。
从冯家龙回忆“首单”落地时的“心里没底”,到瑞金海南医院黄培坚副院长感叹“5天变1天”的高效,这种强烈的对比,代表的是一条从“破冰”到“通途”的制度创新之路。
“乐城加速度”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海关与乐城管理局的系统对接、“一键匹配”的技术迭代,更是患者与国际前沿药械“双向奔赴”的“高速公路”。当患者因制度创新而免去每月奔波之苦,这个“速度”便有了沉甸甸的生命温度。
我坚信,当一项制度创新,能精准地将政策的“阳光雨露”滴灌到普通患者身上时,乐城这片“苗圃”已拥有长成“森林”的坚实基础。这或许就是乐城打造“医疗旅游之都”最鲜明的底色。
(本版文/海报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豪 通讯员 林春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