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3月31日讯(记者 吴岳文)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旁边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一、二号发射工位的调试和建设,预计在今年6月可实现商业卫星发射。
3月27日,艳阳高照。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三平厂房施工现场,涌动的建设热潮比阳光还炽热。
项目经理杜金顺介绍,目前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三平厂房施工全面展开,各施工区域交叉作业,地轨梁、两侧辅楼、钢结构工程正同步推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轨梁项目,它的进展速度实为喜人。
头戴安全帽、身穿防护服、健步如飞的身影……在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三平厂房建设现场,有一群捆扎钢筋的女工,她们穿梭在钢筋丛林,用双手编织出工地的建筑脉络,展现出女性的坚韧与细致,也展现出不凡的力量和技艺。
这群女工有20多人,平均年龄约43岁,从四川、重庆、贵州集结而来。她们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那是常年在工地上日晒雨淋的见证。她们的手上,老茧深厚,那是十年如一日从事这项工作的印记。
钢筋绑扎,看似简单枯燥,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还考验着操作者的巧劲和细心。烈日曝晒下,女工们的动作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她们巧妙地将一根根长约半米的铁丝对折,精准地环绕在两根钢筋的交汇点。随着手腕轻盈旋转,灵活缠绕,铁丝瞬间便被编织成坚固的“麻花”,将钢筋紧密地固定在一起。
来自重庆的彭宁木,是这个“女团”的老大姐,快人快语,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傲:“别看我没读过书,这份工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力量、细心、专注、巧劲,缺一不可。每天清晨6点,她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仔细研读图纸,牢记自己的责任区域,然后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捆扎。赶工期时,甚至需要加班至深夜,一天下来,掌上的老茧隔着手套也擦出了水泡,高温天时,水泡浸在汗液里火辣辣地疼。
杜金顺告诉记者,三平厂房地轨梁一共有3根,为火箭轨道车路轨,方便火箭在厂房总装测试时进行移动。这一关键设施的建成能够同时支持至少两枚火箭的总装测试,极大提升了整个发射中心的工作效率。预计3月底600米总长的地轨梁工程将全面完工,为后续钢结构安装提供工作面。
在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的建设正朝着预定的6月竣工目标稳步推进。3月24日下午,经过3个月紧张施工,3号避雷塔顺利完工,二号发射工位四座避雷塔全面建成。
二号发射工位避雷塔总高125米,共15层,其中九层以下采用的是分片吊装方式,九层以上采用整体吊装方式。相较于一号发射工位的避雷塔,二号发射工位的避雷塔高出5米,这意味着它能够为更多大型火箭发射提供避雷防护,有效抵挡雷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中旬,二号发射工位水塔吊装工程顺利启动。建设水塔需要近2千吨钢柱,预计在5月底前全部完成吊装,完成后的水塔高达90米。在该工位水塔完成封顶,且相关设备清场后,施工人员将在四座避雷塔的顶端间安装避雷网,有效扩展避雷塔的防护领域,同时对塔体本身提供额外保护,确保在任何雷电天气下,该工位和周边关键设施均能安然无恙。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6月首发。”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天梁表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成后,会把很多的相关产业吸引到海南落地,把整个商业航天生态打造起来。而商业航天是技术含量高、富含创新驱动的产业,每年都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和科技创新集中涌现,今后,将会有更多具有太空竞争力的项目从这里升空。比如太空采矿、太空旅游、未来的太空制造等,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