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1日讯(记者 梁振文)驱车驶入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镇墟,道路两侧的“兰花”路灯格外引人注目;距离镇墟3公里、地处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最北端的打安镇合水村,绿意盎然,花香四溢。近年来,打安镇合水村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兰花这一“美丽经济”带富一方。
7月1日,走进打安镇合水兰花种植基地,透过遮阳网向内望去,近万盆兰花舒展着细长的身姿,沐浴着暖阳,空气中清香弥漫,沁人心脾。从2018年开始,打安镇便将兰花产业确定为“一镇一品”的核心战略。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兰花产业初具规模,先后引进了泰国M.B兰花有限公司、广州海之家花卉公司等企业落地白沙,发展兰花鲜切花,建成兰花种植基地500亩以上,已初步形成了热带兰花集群,成为海南省最大的文心兰种植示范区。
“合水村着力打造近60亩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式打安兰花‘土特产’,助力打安兰花‘一镇一品’成为全国最大文心兰种植区。”打安镇合水村的村委会主任马道芳说,打安镇合水村党支部目前通过创办村企,联农带农,销售兰花6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业1.5万余人次,发放务工补贴400余万元,惠农益农成效显著。
“以前村里就业机会不多,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如今村里有了企业,村民们可以就近就业”村民欧小萍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边上班边顾家,有更多时间来陪伴家人。
与此同时,打安镇合水村还通过加强与高校合作,孵化兰花标准化管理的本土“企业家”,吸引返乡大学生、党员、群众加入兰花管护经营,培养了一批新型电商直播人才,助力开拓兰花出口业务,实现海南文心兰切花出口“零突破”。
“我们还积极发挥‘领雁’作用,返聘镇退休干部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谋划发展兰花、树仔菜、种桑养蚕等致富产业,并选派优秀村干部到镇党建办、农业服务中心跟班锻炼,实行导师帮带责任制,助力村干部增智提能。”打安镇组织委员徐辉还介绍,合水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施了全县首个橡胶林碳汇试点工作,完成碳汇款发放约10万元,成为全国典型范例,实现了生态赋能,增值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