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中国拳手常园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54公斤级决赛中战胜土耳其拳手阿克巴什,斩获金牌。这是中国拳击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的第二枚奖牌,更是中国女子拳击的奥运首金。
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常园噙着泪水。这是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立女子拳击项目后,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为了这一瞬间,中国队等待12年,常园准备了15年。
2016年,19岁的常园作为任灿灿的陪练前往里约,被奥运的氛围深深吸引,下定决心要以运动员的身份站上奥运拳台。东京奥运会时,常园如愿为国出征,却早早遗憾出局。收拾好心情,常园重振旗鼓,终于梦圆。
常园的爷爷和爸爸都是习武之人,受他们影响,常园也从小学习武术,后来开始接触跆拳道。2009年,为备战伦敦奥运会,常园的家乡河北省组建起女子拳击队。“当时,我感觉拳击队员很帅,于是申请了转项。”常园说。
在旁人看来,拳拳肉搏的拳击似乎有些血腥,但在常园看来,拳击就像是“益智游戏”。“这场游戏里,我想要打到对手,同时又不能让对手碰到我。看似激烈,但其实是场智力与速度的博弈。”
“我想和每个人分享这块金牌——我的父母、团队、国家队、河北省队和所有关注中国拳击的人。”
“过去三年,每天训练时,我总觉得像被扒掉一层皮,很累。但现在回想,却发现这种疼痛或难过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常园说,这场胜利给了她无穷的力量。“我希望我还能再次站上奥运拳台。”(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