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25日电 25日,“中国天眼”迎来落成启用8周年纪念日。在距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一处山头上,一台40米级的射电望远镜(核心阵试验样机)正在吊装。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姜鹏说,计划利用“中国天眼”周围5公里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4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核心阵。
“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缩写为FAST,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20年1月,“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
2017年10月,“中国天眼”宣布发现首批新脉冲星,这是中国人首次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今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对外宣布,“中国天眼”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突破900颗,是同时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为何还要建设FAST核心阵?答案是:持续保持“中国天眼”在灵敏度上的领先优势,弥补分辨率不足的缺陷。“FAST核心阵建成投用,相当于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摄星空。”姜鹏说,到那时不仅能看得远,还能看得清。
(记者 欧东衢 郑明鸿 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