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吉林长春高空抛砖致死案被告人周某,遵照最高法下发的死刑裁定被执行死刑。高空抛物伤人案件,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新增设高空抛物罪;2024年4月,最高法明确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从法律层面对于高空抛物行为的惩罚力度一直在加强。
南国都市报记者 林文泉 张宏波 实习生 黄叶 通讯员 陈俊锐 郭琳玲
案例
三亚一男子醉酒闹事 将自行车从25楼扔下
2023年6月,28岁的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抛砖男子此前还曾在高楼向外投掷两桶5升桶装水、三罐未开封可乐,砸到另外二人。同年12月13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被害人家属丧葬费等4万余元。遵照最高法下发的死刑复核裁定,周某于2024年10月21日被执行死刑。
明知道高空抛物行为危害大,却还是有人为之。8月14日,三亚市崖州区一男子酒后为泄愤,将停放在楼道中的一辆自行车从25楼楼道阳台扔下,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4日22时许,三亚市公安局崖州分局崖州湾科技城派出所接到某小区群众报警,称小区内有人往楼下扔自行车,发出巨响。
接报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辆严重扭曲损坏的自行车倒在该小区某栋一楼人行过道旁的草坪上,未发现有人员受伤。民警当即对涉事楼栋逐层展开排查,很快锁定了涉嫌高空抛物的嫌疑人为该小区住户翟某山。此时的翟某山正处于醉酒状态,民警随即将其带回派出所约束至酒醒。
经查,当晚翟某山因心情烦闷,酒后回到家中,看见楼道中停放的自行车,便借着酒劲对自行车进行打砸,并将自行车抬起从25楼楼道阳台扔下。经讯问,翟某山(男,33岁)对其高空抛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翟某山已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走访
小区装摄像头,业主群普法……
10月22日,记者走访了海口多个小区,在走道、外墙、电梯内看到贴有“禁止高空抛物”的警示牌,受访业主均表示知晓高空抛物的危害,小区物业也多次提醒业主禁止高空抛物。
海口市恒大外滩小区的楼层高达42层,是海口高层建筑小区之一。该小区物业如何管理高空抛物呢?该小区物业中心负责人邰忠惠向记者介绍小区防范高空抛物的措施。物业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在业主群发布禁止高空抛物的信息,普及相关法律;在小区举办活动时发放宣传手册,告知业主高空抛物的危害;在小区显著位置安放“禁止高空抛物”标识;在小区楼外立面安装摄像头;高空作业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台风过后排查楼外立面是否有脱落现象等。
在海南省物资(集团)公司职工宿舍小区内,记者看到每栋楼都贴有“禁止高空抛物”提示。业主黄女士表示,没看到有业主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但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后,有些居民的阳台铁皮棚被摧毁,有铁片半挂空中,存在掉落的安全隐患。
海口衍宏万国中央区小区各栋楼均在显著位置贴有“请勿高空抛物”标识。业主林女士说,大家都知道高空抛物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砸到人不仅赔钱,还要入刑。
说法
涉案者多为情绪气愤时高空抛物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张琳琳介绍,梳理近年来审判的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多是情绪气愤下做出高空抛物行为。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高空抛物罪。龙华法院同年审理海南第一起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卢某与其女友张某共同居住在海口市龙华区某小区,一日两人发生口角,卢某一气之下将一部台式电脑显示屏从其房间窗口扔下,砸破停放在楼下的一辆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随后与前来调查的民警发生冲突。最终,卢某以高空抛物罪、妨害公务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龙华法院近期审结一宗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赵某与楼下幼儿园发生矛盾,多次从居住的房屋阳台窗户向楼下的幼儿园抛掷砖头、水泥块、酒瓶、垃圾等物品,导致幼儿园的窗户、楼顶玻璃、水管、屋顶等多处受损。被告人赵某在法庭上承认自己存在高空抛物行为,但辩解称其仅抛掷了纸屑、塑料袋等轻型物品。法官通过视频监控和物业工作人员证词等,认定被告人赵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判后,赵某不服提起上诉,海口中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高空抛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判死刑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这一行为但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
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来处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罪处罚,最高刑是死刑。如果是为了伤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