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挺进”地球深部~~~
~~~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落幕~~~
~~~关于按期完成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挺进”地球深部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电 “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科学梦想。如今,中国最新入列的科考船有望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17日,拥有最大11000米的钻深能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全长179.8米,宽32.8米,排水量42600吨的“梦想”号,整装待发。

  它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科考船,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载员180人。它的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超强台风安全要求设计,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作为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这艘大国重器被寄予厚望。“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承担着深海资源勘探、大洋科学钻探和深远海科学考察等多项使命,对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推动深海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梦想’号获取的地球深部岩心样品,可为全球科学家了解地球板块构造、大洋地壳演化、古代海洋气候和生命演化等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局长许振强说。

  “‘梦想’号汇聚了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最顶尖的科技成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量和工程难度远超普通船舶。”中国船舶黄埔文冲总经理罗兵说。

  全国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聚众智、集众力,用三年时间完成建造任务,建造周期较国际同类型船缩短了一年多,主要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充分证明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

  向地球深部挺进有多难?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与地球约6371千米的半径相比微不足道。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鸡蛋,目前人类对地球的研究,仍还在“蛋壳”上。

  穿透地壳,才能接触到地幔——占地球体积的4/5、质量的3/4的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化学储库”,充满未解之谜。而被称为“莫霍面”的地幔和地壳分界面,在大陆之下约30至40公里,在大洋之下约6至7公里。也就是说,从深海向下钻探,更容易达到和突破“莫霍面”。

  为此,“梦想”号配制了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和岩心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顶驱的举力达到907吨,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可满足大洋钻探取心和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不同作业需求,综合钻探效率、硬岩钻进能力大幅提升,钻采系统国际领先。

  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梦想”号总设计师张海彬说,“梦想”号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船舶设计难题,国际首次创新集成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种功能,构建起我国自主的超深水钻探装备设计建造技术体系。经两轮海试验证,“梦想”号主要性能指标优于设计要求。

  作为全球领先的深海作业平台,“梦想”号堪称海上移动的“国家实验室”,全船建有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化、有机地化、微生物、海洋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钻探技术等九大功能实验室,配置有全球首套船载岩心自动传输存储系统,可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需求。    (记者 王攀 田建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挺进”地球深部~~~
~~~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落幕~~~
~~~关于按期完成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告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关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4版:威特杯 2024海南东方“村BA”篮球超级联赛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闯出精彩
   第007版:国内新闻
   第008版:习作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沪市70余家公司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
签约额超2800亿元
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