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昌江好清村~~~“嘿”凤梨!村民种出致富“金宝贝”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江好清村

全村净利润破亿元

“嘿”凤梨!村民种出致富“金宝贝”
  2月28日,村民正在打包凤梨。

  连日来,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好清村村民李良研十分忙碌。又是一年丰收时节,村里种植的凤梨即将进入成熟旺销期,作为好清村的重点产业,李良研与邻里街坊近日都在忙着摘果、包装、运输……随着凤梨陆续销往全国各地,过去一年的辛劳也得到了回报。

  从1993年接触凤梨种植开始,今年已经是李良妍与凤梨“结缘”的第32年。32年来,好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产业、新公路、新房子、新设备……依托凤梨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全村经济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好清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凤梨村”,“甜蜜果”成“致富果”,全村人吃上了“凤梨饭”、过上了好日子。

  南国都市报记者 鲁启兰 文/图

  从帮工到致富带头人的32年“凤梨路”

  李良妍是好清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好清村委会是位于十月田镇的一个黎族村庄,过去多以种植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但收益不显,缺乏特色产业,乡村基础建设薄弱。

  20世纪80年代,好清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到了外来企业的注意,选择在好清村租用一百亩田地投产凤梨种植。这也是好清村与凤梨缘分的始端。

  “因为我们村气候好,阳光充足、雨水少,种出来的凤梨甜度会很高、口感好,同时土地资源丰富。几十年前有一位省外商人来到村里投资种植凤梨,我偶然得到了在凤梨种植地中工作的机会……”2月28日中午,刚刚结束凤梨分拣工作的李良妍望着广袤的凤梨种植地陷入回忆。

  起初,因产业垄断、知识面受限等因素,村民们无从得知种植凤梨的技术手段与产业的发展情况,仅从中收取低廉的土地租金。1993年,机缘巧合下,李良妍成为台商凤梨种植地中的一名帮工,在日渐接触学习下,对凤梨产业发展有了越发清晰的认识。

  “大概是2000年,我选择离开了之前的工作,出来自己创业,自己种植凤梨。在以往工作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摸索尝试,播种、收成,生意慢慢地步入了正轨。”

  如今,李良妍共种植了两百多亩凤梨,通过自产自销,每年收益达几十万,从过去的一名普通帮工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生活实现了“华丽蜕变”。

  “既然看到了种植凤梨的优势,那就要推广出去。”作为好清村敢于争先的典范,李良妍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便积极向村民分享他种植凤梨的经验、心得,同时延长产业链,在凤梨包装、分拣、物流等环节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积极拓宽当地就业途径,助力家乡产业振兴。

  不少村民在李良妍的带动下,纷纷投身于凤梨产业中,好清村田间地头的凤梨产量越来越高,为后续发展特色地域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世纪初,从李良妍到更多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的身影,成为好清村书写“凤梨故事”的重要开篇。

  从100亩到1.4万亩的亿元村“振兴路”

  虽然商机初显,但因对“舶来品”的顾虑,以及成本、技术、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限制,好清村的凤梨种植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

  为了打造乡村特色品牌,依托产业优势带动乡村发展,2011年,好清村开始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党员+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一心一意主攻发展凤梨产业,陆续引入凤梨16号、凤梨17号、香水菠萝等特色高效经济凤梨品种。

  其中,鼓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参与产业帮扶项目,带动群众以自主种植、土地出租、就业务工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在打造“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以种养扶持产业衔接资金为推力,推动企业(合作社)主体通过订单生产、资产收益等方式使脱贫群众嵌入产业链条分享更多收益,促进脱贫户增收;鼓励引导村民就近到附近凤梨基地务工学习掌握凤梨种植实用技术,以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内生动能“双推动”助力产业发展。

  在政策扶持及企业带动下,村民和外地种植户纷纷加入凤梨种植队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全村稳步走上凤梨产业发展致富的新道路。短短几年,好清村凤梨产业迅猛发展,成为该村发展创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如今的好清村,高标准凤梨种植基地集中连片、一排排二层小楼崭新伫立、乡村电商中心日日接到新订单,跃然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的美好生活新图景。

  从新品种到新业态的“凤梨+”新未来

  随着凤梨种植规模发展壮大,好清村制定了凤梨产业发展“四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提升品质。村庄在稳定规模下引进香蕉凤梨、芒果凤梨、冬蜜凤梨等新品种,探索推广自然熟等高品质种植模式,走标准化、高品质的发展之路。“目前我们主要种植的品种还是以凤梨17号、香水菠萝为主,此前引进的芒果凤梨、冬蜜凤梨四月底会收成上市,新品种甜度更高、价格更好,作为昌江首次引进的新品种,之后会扩大种植。”好清村党支部书记何建才说。

  第二步是交流合作。“每年都会组织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及时掌握凤梨产业前沿科技、最新信息、发展方向。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会,进一步推广好清村凤梨品牌。”何建才说,未来好清村会提高主动性,加强与省内县内种植凤梨优秀企业、资深基地沟通交流、互联互动,寻机与业内企业、种植专业户交流合作。“目前我们的凤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此前也有出口的尝试,未来也会不断拓宽销路,让好清村凤梨走向更远的地方。”

  第三步是深度融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稳种植、强营销、深加工”“多引擎”驱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作建立凤梨产品分拣包装原产地仓库和服务中心,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何建才告诉记者,当前,好清村正在申请‘好清凤梨’地理标志,成功后将进一步为产业赋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我们还将在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工厂,目前衔接资金已到位,计划研发凤梨汁、凤梨豆浆等产品;此外也曾开展过凤梨采摘等活动,未来将谋划开发研学路线,探索‘凤梨+旅游’融合途径,民宿、饭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规划中。在传统种植外,好清村将围绕凤梨不断探索打造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最后一步,也是好清村长久以来坚定走好的一步——创建美丽乡村。未来,好清村将立足产业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以“好山好水好清村”的目标一路前行,持续探索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走出具有“好清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数说

  2018年,好清村凤梨年总产值7200万元,获批全国香水菠萝“一村一品”示范村。

  2019年,农户人均收入由7000元提高至1.7万元。

  2021年,凤梨年总产值达1.1亿元,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3年,农户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

  2024年,全村依靠种植凤梨年总产值2.3亿元,净利润1.1亿元。截至目前,全村种植凤梨的农户超过90%,共计种植面积1.4万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昌江好清村~~~“嘿”凤梨!村民种出致富“金宝贝”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3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4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5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6版:特别关注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
   第010版:果然有种
   第011版:探访海南百万村
   第012版:文化中国行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内新闻
   第015版:国际新闻
   第016版:习作
全村净利润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