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17日讯(记者 胡丽齐 )“叔叔阿姨,买一份报纸吧?我们卖报的钱会全部捐给需要帮助的脑瘫儿童。”8月16日上午,三亚街头暖意涌动,一场主题为“读报知天下,共筑爱心桥”2025年暑期关怀行动在温情上演。
当天,来自三亚市第九小学的近70名“小水滴”(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用稚嫩却坚定的童声、真诚又恳切的话语,将手中一份份《南国都市报》悉数售出。他们的身影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传递温暖的长河,让爱心在街头巷尾悄然流淌。
“爷爷,买份报纸吧!每份2元,既能看报了解热点时讯,又能献爱心!”上午8时,刚从校门口认领了20份《南国都市报》后,二年级学生刘名绪就拉着妈妈卢忠会的手,沿着学校周边人行道寻找“客户”。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卖报活动,除了激动,心中还有些忐忑,小脸涨得通红。
“我看到每个人都会问一下,多问一句,就多一次把报纸卖出去的机会。”刘名绪仰着头,激动地说,“特别感谢这些陌生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他们慷慨解囊买了我的报纸。”短短半个小时,他手中的20份报纸全部售空,刘名绪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自豪。
“比起第一次的紧张,这次既熟悉又兴奋。经过上次的历练,这次我总结出不少实用的小技巧呢!”作为义卖队伍里的老队员,六年级的陈奕桓表示,有礼貌、带微笑的开场白可以让大部分的路人愿意停下脚步倾听。此买他还创新“组合销售法”,比如对犹豫的顾客说“您看,这份报纸内容丰富,既能了解新闻,又能帮助他人,一举两得呢!”。这个方法让他成功卖出了30份报纸,比上次整整多了10份。
对四年级的陈心悦来说,这次卖报让她收获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向陌生人搭话时的胆怯,第一次卖报被拒绝时的沮丧,第一次收到陌生叔叔阿姨的表扬时的羞涩与开心以及第一次成功卖出报纸的兴奋……“做‘有意思又有意义’事时,这么幸福,完全超出我的想象!”陈心悦感慨道。
“小朋友真勇敢!”“这份报纸我买了,为你们点赞!”活动中,路人偶尔的一句鼓励,像一束束微光,悄悄住进孩子们心里。
为了顺利卖报,不少同学提前做足准备:规划路线、练习开场白、备好零钱和收款二维码。二年级的唐佳雨更是连夜画了张海报——画中女孩举着小喇叭奋力叫卖,彩色笔标注的价格格外醒目,“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的稚嫩字迹,既是她对活动的理解,也成了呼吁大家参与的温暖邀约。
沿街小道上,二年级的樊山林和表弟高子桐组成搭档,举着标注卖报宣传语和价格的板子走进商铺询问。家长林静说,“带孩子参加活动,就是想让他有所收获。看到他今天的表现,我很欣慰。”
“我觉得今天不只是一次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向大家传递对脑瘫儿童的关爱。”六年级的李睿哲平时就爱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慰问、净滩、给户外工作者送凉茶……这次他40分钟卖出13份报纸。
“‘走进社会长智慧,亲近自然展灵性’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三亚市第九小学副校长林蓝介绍,学校成立“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公益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已成为深受师生和家长认可的校园文化品牌。
据了解,此次“读报知天下,共筑爱心桥”2025年暑期关怀行动,由三亚市第九小学联合天涯区关工委、天涯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近70名“小水滴”志愿队成员参与其中。1360份报纸的传递背后,是一份份爱心在汇聚,而这些善意终将化作暖流,注入三亚市华侨医院康复中心脑瘫儿童的治疗与康复中。
参与卖报活动的六年级学生彦勋说:“今天,我卖出了所有报纸,心中无比喜悦和自豪。这次卖报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挣钱不易。公益不分大小,点滴爱心汇聚成河,让我们行动起来,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