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定安中学“五代”师生同校任教 一根“教鞭”传递5代人~~~
海口桂林洋“税企便民服务驿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安中学“五代”师生同校任教 一根“教鞭”传递5代人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你你你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元庆、王一帆、陈秀清、王三强、朱菲。(定安县融媒体中心 程守满 摄)

  南国都市报9月10日讯(记者 王康景)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成为讲台上并肩的同事。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定安中学的五位教师共同出镜,拍摄了一则特别的视频,为彼此送上节日祝福。五代师生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教育的“教鞭”在他们手中传递,生动演绎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画面,书写下一段薪火相传的“园丁”故事。

  70多岁的退休教师陈秀清曾在定安中学教授数学28年。他的学生王三强,如今也在这所学校任教,已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33年。王三强告诉记者,他的初中就是在定安中学读的,陈秀清正是他当时的数学老师。

  “陈老师对学生既严格又热情,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中特别注重观察每个人的特点。”初中毕业后,王三强考入琼海师范学校。一次回到母校逛校园时,陈秀清看见他,还热情地走上前询问他的学习近况。“不止是我,陈老师记得很多同学。初中时,他就常常从同学中寻找榜样,激励大家学习。”王三强回忆道。

  毕业后,王三强先在外地任教数年,后来回到定安中学教书。他说,以老师和同事的双重身份与陈秀清重逢在母校,心情非常奇妙。“一开始是忐忑,怕给自己的老师‘丢脸’。后来是虚心请教,努力像他一样,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

  从教以来,王三强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家孩子,爱在心头、严字把关、因材施教。至今,许多学生仍对王三强给自己写的期末评语记忆犹新。

  学生陈元庆还记得,王三强是她高二时的思政课教师兼班主任。“王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上课表达也很生动。我至今都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量变促成质变,积累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陈元庆说,那天下课后,班里很多同学都不急着去食堂,而是在教室里默默回味这句话。

  2006年,陈元庆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定安中学教授通用技术科目,与老师王三强成了同事。

  走上讲台的陈元庆,对待教学同样认真敬业。每节课前她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备课,课后还将不足之处补充进教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陈元庆的学生王一帆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母校定安中学,成为一名教思想政治的教师。

  “在我的高中阶段,包括陈元庆老师在内的多位老师,曾在我困难时给予开导,迷茫时给予鼓励,这些我都铭记在心。”王一帆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心理健康,他常常以自己曾被烧伤的经历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缺点、接纳不完美。

  时光流转,如今王一帆的学生也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他眼中一直安静稳重、成绩优良的学生朱菲,如今已成为定安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执教已有3年。她也在这则视频中,为自己的老师和前辈送上节日的祝福。

  “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这句问候在他们之间流转,身份在变,但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始终未变。

  定安中学

  “五代”教师

  陈秀清(数学老师,教龄28年)

  ▼师生

  王三强(思想政治老师,教龄33年) 

  ▼师生

  陈元庆(通用技术老师,教龄20年)

  ▼师生

  王一帆(思想政治老师,教龄13年)

  ▼师生

  朱菲(英语老师,教龄3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定安中学“五代”师生同校任教 一根“教鞭”传递5代人~~~
海口桂林洋“税企便民服务驿站”:~~~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民生视线
   第005版:民生视线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师者如光
   第009版:南国+
   第010版:南国观察
   第011版:南国财富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习作
   第014版:City walk
   第015版:银发族
   第016版:生活通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你你你
让纳税人少跑腿 发票代开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