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27日讯(记者 谭琦)在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示范区道路上,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正以60公里的时速行驶。突然,前方50米斑马线处出现了行人,而车辆的视线被前方的工程车遮挡。几乎在行人出现的同时,该车辆收到了来自路侧设备的预警:“前方行人,建议紧急制动。”车辆立即减速停在斑马线前。
车辆及时制动的背后,是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IVCPS)发挥了作用。这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联合研发的“车路云一体化”科研成果,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展出,吸引了许多参会嘉宾的关注。
“这项技术可让车辆、道路实现联动,让自动驾驶汽车更‘聪明’。”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王彤介绍,通过在车辆上搭载“智能汽车车载计算基础平台”,在道路上部署路侧感知设备,将车辆、道路以及周边的环境信息实时交互,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据介绍,路侧感知设备就像眼睛,通过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融合,实现对道路360度无死角覆盖;在弯道区域,多台路侧设备通过数据共享衔接监测范围,确保全路段无盲区,系统并运用算法对车辆的行驶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判,可以同时为多台车辆提供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