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20日讯(记者 王子遥)10月20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十一场)——离岛免税优化政策专场在海口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规模在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已超过8%,随着离岛免税政策进一步优化,该政策将进一步惠及更多国内外消费者。
10月17日,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离岛免税政策,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执行。
海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正表示,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实施以来,历经多次优化调整,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特别是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实施了离岛免税新政,免税购物额度由每人每年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商品品类由18大类增加至45大类,并陆续新增了“邮寄送达”“返岛提取”“担保即提”“即购即提”等多样化提货方式;离岛免税商店也从2020年前的4家增加到12家。2020年至2025年8月,离岛免税累计销售额达2069亿元,是2011-2019年累计销售额的3.8倍;目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规模在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已超过8%。
周正表示,本次政策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新增”和“三个优化”。
其中,“一个新增”是指在原有离岛免税45个商品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商品范围,具体包括2个方面:一是新增2个商品大类,即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免税商品品类提高至47个大类。其中“宠物用品”品类包括宠物用具、玩具、食品;“可随时携带的乐器”包括长笛、吉他、小提琴、手风琴等19个乐器商品。二是新增3个商品细类。其中,一是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配件”大类调整为“小家电”大类,并增加扫地机器人、加湿器、吸尘器等15种商品;二是将“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大类调整为“电子消费产品”大类,并增加数码摄影摄像器材及配件、微型无人机等2种商品;三是在“平板电脑”大类中增加鼠标、键盘等数码配件1种商品。
“三个优化”,是指此次调整有3项内容突破了原有政策范围,对政策进行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具体包括:
一是允许6类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6类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周正表示,目前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的均为进口商品。此次新增6类能够展现国货风尚和海岛特色的国内商品,可以入店免税销售,这拓宽了销售商品的性质,是本次政策范围的“第一个优化”。
二是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将离岛免税政策享惠对象扩大到涵盖离境旅客。《公告》明确,允许离岛且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这些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的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将“离岛且离境旅客”纳入享惠主体,这拓宽了政策适用的对象,是本次政策范围的“第二个优化”。
三是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可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商品。《公告》明确,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允许其在本自然年度内不限次数购买化妆品、香水、服装服饰、箱包等15类“即购即提”商品。周正称,此举将大大提升岛内居民日常生活购物便利度;这是本次政策范围的“第三个优化”。
“一个新增”
新增2个商品大类(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和3个商品细类
“三个优化”
允许6类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可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