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的石景山区,有一个我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了。这里就像是机器人的“学校”,各种各样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到这里学习本领,为以后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做准备。
这个训练场到底长啥样呢?有哪些奇妙设备?机器人也像我们一样需要选专业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国内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学校”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这个全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面积有14000平方米,差不多有33个篮球场那么大!
这个训练场就像是机器人的“技能培训学校”,是专门给人形机器人上课的地方。机器人也和小朋友一样,要先选学科和专业。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专业可以选择。比如工业智造专业,机器人可以学会在汽车工厂里帮忙,把汽车零件装得又快又好;还有生活服务专业,机器人可以学会帮人们打扫房间、做饭;还有智慧康养专业,机器人可以照顾老人和病人,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聊天。
这里一共有16个细分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选择。这个“学校”不仅帮助机器人学到本领,还能让它们变得更聪明,以后可以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好多地方大显身手。
机器人的“学校”为啥那么大?
为什么机器人的“学校”要这么大呢?因为机器人需要宽敞的活动空间,上万平方米的训练场,仿佛是一个大大的游乐场,有各种各样的设施。进入这里,就像来到了“未来世界”,会看到很多机器人在里面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
训练场里有16个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都像真的工作环境一样。比如,有像知名品牌中兴的智能生产线,机器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怎么组装零件;还有像顺丰快递的称重打包场景,机器人可以学会怎么把包裹打包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有汽车车间,机器人可以学习怎么制造汽车。每一个场景都像真的工作环境一样,连细节都一模一样。
机器人上课的时候,还有厉害的老师教授!每个机器人都有两个老师,这些老师会戴上VR眼镜,仿佛进入了虚拟世界,然后手把手教机器人怎么动。有的老师还会穿上一种特别的衣服,叫动捕服,这样机器人就能更好地学习动作,还能收集好多有用的数据。
数据对机器人来说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一样。这个训练场每年能收集600万条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学会更多的本领。所以,这么大的场地,就是为了让机器人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后更好地帮助我们呀!
机器人为啥要在实景里反复训练?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啥机器人要在好多不同的场景反复练习吗?这就和我们学骑自行车一样,只有多练,才能骑得又稳又快呀!
在这个超级大的训练场里,机器人就像在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大冒险”。训练场里有个生活服务的区域,里面有超市货架、快递柜,还有各种各样的家具。机器人可以在这里学习好多实用的动作,比如叠衣服、扔垃圾,还能从货架上拿商品呢!就像一个勤快的小帮手。
在这里,还会看到网红机器人“夸父”(Kuavo),它有1.66米高呢!“夸父”在不同的场景里刻苦练习,就像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做作业一样。人们通过VR眼镜和动作捕捉系统这些高科技装备,帮助机器人学习怎么把空箱子放回仓库、怎么分拣材料、怎么称重打包,还有怎么把产品装进箱子里。
现在,训练场里有近100台机器人,它们已经学会了搬运、巡检、配送等20多项本领,而且它们做事的成功率很高,达到了95%以上呢!这就像我们做作业,做对的题目越来越多一样。
最近,生活服务类的课程特别多,因为好多“用人单位”都在等这些机器人“毕业”去上班呢!这也意味着,我们离生活中有机器人管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啦!说不定有一天,机器人就会来帮我们做家务呢!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本报记者凌翠云、人工智能小AI共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