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三亚保平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保平村:

千年古村落的保护与守望

保平书屋。
张远来教孩子们唱崖州民歌。(资料图)
讲解保平村历史。(受访者供图)

  三亚古称崖州,“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之所。”保平村,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古称毕兰村,是古崖州的边关重镇、海防门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天涯驿站。唐代因李德裕谪居毕兰而扬名。此后不断迁来的居民,聚居于毕兰村北,取名“保平村”,意为保世代平安。

  保平村始建于唐代,已有1100多年历史。千年古树环抱,龙溪凤水交汇,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平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海南十大文化名村、革命老区村。2010年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南国都市报记者符彩云 文/图

  特色传统

  民居建筑群引客来

  古巷悠悠岁月深。漫步在保平村小巷的青石板路上,听鸡鸣犬吠,看连片的明清建筑群,游客们接踵而至,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每一位来者都不禁感叹建筑年代的久远,“不虚此行!”

  保平村历史悠久,其古建院落年代较久的大约有三百多年历史。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建筑群,被称为“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其中张家宅是保平村的经典范例。

  张远来是土生土长的保平村人,他与张家宅人是“族亲”。当孩子们长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张家宅曾一度陷入落寞境地。为了守护好祖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年近八旬的张远来在此坚守、耕耘、奉献,成为张家宅故事的传承者。

  张家宅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由正厅堂、后正堂、厢房、天井等组成,融合清代与民国建筑风格,青砖黛瓦,寿喜合体的图案清晰可见。“清代门楼墙楣有丰富的吉祥彩绘、合体字,公鸡意指世代(功名)公鸣,寓意这户人家世代都是读书人,两只蝙蝠寓意双福临门,鹤、松代表延年益寿,牡丹则象征着繁荣富贵……”张远来介绍,所有的绘画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老宅屋脊正中飞檐翘角,浮雕装饰灵动对称。保平传统居所屋檐下有一种本地特有的绘画,工艺手法流畅,画面形如花蔓,又貌似波涛、祥云。2015年11月,张家宅被评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保平村一类历史建筑和二类历史建筑共有200余处。保平村独特的古建筑布局为南北朝向,民居多是三合院,独立的院落式布局按纵深为轴,呈现前低后高、左右对称的布局。独具特色的门楼、照壁、屋檐、白墙灰瓦、通风窗体,适应海南高温、强日照、多台风的气候。其中“一剪三坡三檐”的建筑形式为琼南地区所独有。

  在保平历史文化馆馆长、管理员王瑞的讲解声中,人们抚过从海里打捞出来的船木,端详着架子上保存齐全的古书……从倾听者逐渐变成讲述者,在保平历史文化馆的工作让王瑞和村子之间日益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耕读传家

  书香古村文脉长

  保平书屋与张家宅毗邻,院子里,树荫下,看一本书,品一杯茶,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田园生活情趣。

  保平书屋(保平党建共享阵地)是首批建成开放的崖州24小时温度书屋,由一栋历史建筑和一栋闲置平房改造而成,目前藏书3000余本,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文化旅游以及青少年疏导公益行动等服务。书屋工作人员唐瑾说,平时游客会到这里闲坐、摘果子,每到周末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这里看书,年轻人也喜欢到此打卡。

  保平村素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自古就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共出了40余位贡生。“古宅的保存标志着耕读文化代代相传,保平书屋要将耕读传家的传统延续下去。”张远来说。

  “我们依托保平书屋和张家宅,去年举办了24期‘耕读学堂’和保平雅集活动,有手工体验、书法写作,不仅村里的孩子积极参加,还有很多亲子家庭从市区、外省过来。每到节假日,村里变得十分热闹。”王瑞说,周末时光,就有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入驻高校学生走进村里,区里的师生也经常在这里举办读书分享会……保平村同时也是研学游的重要地方,村子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让古宅焕发新活力。

  传承非遗

  崖州民歌传唱广

  从张家宅出来左转便是“崖州民歌传习所”。保平村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间古老歌种之一,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本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崖州民歌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古崖州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

  张远来是崖州民歌协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崖州民歌世家的他接触崖州民歌已有70多年。目前,已有多达200多万字的手抄文本被收录在张远来与同伴创立的崖州民歌传习所里。

  近年来,通过在保平村建立“崖州民歌传习所”、三亚群众艺术馆开班授课、走进校园、走进村庄等多种方式,传唱崖州民歌取得了较好的传承效果。“我们在港西小学、保平小学等学校开设了崖州民歌的学习课程,许多孩子都能唱上几句。”张远来说。

  日前,“非遗文化崖州民歌人才小院”揭牌。“人才小院是在崖州民歌传习所的基础上设立,目标是培训崖州民歌歌手,展示崖州文化。”张远来说。

  活化古村

  以“新貌”迎新生

  保平村千年酸豆树见证历史变迁、贡生出仕、热血革命,树下崖州民歌歌声绕耳,“保平故事”古院落里,讲述国学家风故事,演绎崖州民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村中老屋新用,打造院落特色,让古宅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年来,崖州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和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工作,古民居修缮、非遗传承、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有序进行,传统古村落开始焕发全新魅力。保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建芳表示,利用国家、省市拨付的资金,对村中挂牌保护的10余栋古建筑进行了修缮保护。

  保平村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文旅新名片,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保平村获评三亚市第四批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周建芳透露,下一步,计划与崖州区旅投公司就研学产品、特色线路的打造进一步探讨合作,让保平村的“名气”和“人气”不断增长。“我们的目标是把保平村打造成为一个乡村博物馆。”王瑞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三亚保平村:~~~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2023“威特杯”海南东方村BA
   第004版:特别关注
   第005版:新海南财经观察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问政海南
   第009版:特别关注
   第010版:国内新闻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千年古村落的保护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