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提取存款,看买点什么理财或者保险产品合适,现在收益越来越低,资金规划很重要。”1月18日,在某国有银行海甸支行,一市民准备取出存款,重新做打算。
对于广大储户来说,资金放在哪里收益有保障,就想把存款往哪里“搬”。随着近期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储户的长期资金出现“存款搬家”的现象也更明显。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了解到,眼下收益不确定的情形下,银保渠道储蓄型保险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上升。可是保险≠存款,存款搬家是否值得?新形势下该如何理财?
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慧 实习生 邓欣桐
哪种理财方式走俏?
银行利率下降催热储蓄型保险
“当前的存款利率吸引力太低了,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理财产品。”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今年该怎么做资产配置?这可能是不少储户最近在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商业银行去年就进入“全面降息潮”。在最近一次调降存款利率之后,五大国有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别为1.95%、2%。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前为2.2%,本轮调整后,首次跌破2%。
2024年伊始,多家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也加入存款利率的调降队伍。在海南省内,利率水平一向具备优势的海南银行、海南省农信社等本地金融机构和海口苏南村镇银行、海口联合农商银行等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降息”队伍。
“目前5年期挂牌利率是3.65%,三年期是3.45%。”海口苏南村镇银行一名负责人介绍。南国都市报记者梳理发现,该行去年上半年的五年期利率还能达到4%。
在海南银行官网,最新的一份标注“自2024年1月8日起正式生效”的利率表显示,五年期挂牌利率为3%,对比该行去年利率,现行利率亦做了下调。
银行存款再度“降息”,让不少追求保本保收益的储户感到焦虑,不少人也开始寻找收益更高的理财工具。
“一些居民自发地把储蓄取出,转而投资收益较高的产品,包括把存款在不同银行间转移,或者投向投资市场、基金市场、保险行业等,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所谓的‘存款搬家’。”一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解读道。
那么现在,哪些理财途径是热门选择?记者咨询了几家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发现,以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被重点推荐,大额存单依旧具备优势,此外,还有以黄金积存业务为代表的黄金相关金融产品以及储蓄国债等理财工具均有一定热度。
储蓄型保险为何走俏?
保险≠存款,“搬家”需谨慎
记者以储户身份咨询多家银行获悉,作为存款产品的一种,大额存单利率虽然也跟随普通存款下降,但收益还是相对高,青睐的人还是很多,开年就处于“手慢无”的状态。“我们的大额存单没有额度了,您可以关注定期存款或保险类理财产品。”海口某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陈经理表示。
记者在位于海口海甸岛的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和邮储银行咨询期间,不少业务人员坦言,如果现在想存钱或者理财,增额终身寿确实是热门。
海南保险业人士推荐储蓄型保险。
记者走访海甸岛一家银行网点期间,正逢相关保险公司人士在现场。据中国人寿保险人士称,不同于定期存款,储蓄型保险主打中长期规划,是目前低风险、高收益的热销产品。如果只想要做短期规划,也可以选择其它理财产品,或者进行理财搭配,即短期理财+长期储蓄型保险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终身寿也出现了不少变化,此前3.5%的终身寿产品非常好卖,但已全面下架,目前只有3.0%预定利率产品和2.5%定价利率+分红产品。
“增额终身寿”是什么产品?
考虑手头资金是否急用再投保
金融人士口中的“增额终身寿”是什么产品?为何走热?
增额终身寿险,本质是个保身故的寿险,之所以成为热门理财选择,因为除了身故保险金,终身寿险的保单还包含现金价值。现金价值,就是你退保能拿到的钱。在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之后,就可以通过减保取现或者退保的方式,在需要的时候把钱取出来用。但是,投保后前几年扣除的费用成本比较高,导致前几年的现金价值比较低,如果突然想退保可能会遭受本金损失。
明亚保险经纪人胡蓉介绍,“这类保险终身锁定利率、复利增值,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终身锁定利率的特点对比其他跟随市场利率的产品,其长期优势就凸显出来。”
她解读称,市场上大部分储蓄型保险分为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银行大部分销售的产品是增额终身寿,因银行覆盖面大,所以其占比更大。但其实,这两个险种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都可以复利增值和创造现金流,重点还是看是否匹配需求,如不匹配,长板也会秒变短板。
增额终身寿险的优点主要是灵活,回本后,客户在规定的比例内可根据需要减保领取,也可全额退保;年金的优点恰好是不灵活,但它专款专用,能提供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
海南另一保险业人士解读道,增额终身寿险的保费会比较贵,而且它需要长期缴纳。
记者根据业内人士的解读作了总结:增额终身寿适用做长期规划人群,主要以强制性储蓄,达到为未来存储一笔可观的费用;年金则强调投保后,每年以年金的形式返还一定数额。增额终身寿通常要持有7—8年以上才能“回本”,要谨慎考虑手头的资金是否有急用需求再投保。
当前形势如何理财?
从家庭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综合配置
岁末年初是传统的资产配置时期,不少家庭经过一年的积累,会有一笔余钱进行资产配置。在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该如何根据自身理财目标合理配置?
多位银行理财经理提示,应该结合需求理性配置,收益率可能更高的理财产品存在净值波动,要理性认识风险收益关系。
“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应从家庭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综合配置,通过排兵布阵提高整体收益。就像将军打仗一样,要有炊事兵、工程兵,还要有侦察兵、步兵等。”胡蓉认为。
她建议家庭综合资产配置,可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对于家庭一年内的支出,建议作为现金类资产放在银行的天天货币计划;二是对于5年内可预见的大额支出,放在固收类产品,比如大额存单,几年后用就选几年期;三是对于权益类投资,拉动整体收益的部分,可根据年龄和风险偏好综合设定比例,因为有风险可能导致本金亏损,所以最好不超过30%的占比;四是剩余的大比例资金,应配置在稳健的产品中,比如债券、保险等,其中因保险的终身锁定利率和复利增值特点作为优选。虽然稳健型产品的收益不高,但如果稳健类的基数大,那么整体收益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