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来料加工业被寄予厚望。”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伍苏国围绕海南来料加工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伍苏国表示,“加工增值30%免关税”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该政策自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落地实施以来,先后扩展至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江东新区等,惠及粮油、肉类、水产、医疗器械、钻石珠宝、高性能新材料等生产制造企业,也让国内外相关企业看到了海南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的广阔前景。
伍苏国认为,借力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的虹吸效应,海南初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一批具备自贸港特色的产业也在加快发展。相比单纯的跨境贸易,构建“纵+横”交织的加工贸易体系更有利于形成海南特色工业即“工业+免税”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纵”是借势加工增值政策带来的工业体系追溯产业链上下游,“横”则是指加工增值政策实用性高的产业门类及免税内销领域。通过该加工贸易体系积极适配省内引进加工增值政策的相关项目,将有利于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形成加工增值产业集群。
伍苏国建议,海南应给予企业更多信心,让企业愿意在来料加工产业上进行投入;同时,应探索扶持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圈,有效提升供给侧效率。此外,海南还可发挥加工增值政策优势,孵化“加工贸易+跨境贸易”的“前店后厂”的新“长尾”模式。伍苏国认为,海南跨境贸易结合加工增值政策,在保税监管区内执行“前店后厂”新模式,即来料加工产品出厂后不出园区就能迅速转为跨境贸易平台销售。(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子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