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月29日讯(记者 李波)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春节前后海口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发生趋势总体趋于平稳,案件高发以虚假购物、虚假贷款、刷单返利等类为主。
案例一
退改签机票被骗162800元
1月17日,李某在美兰区恒大美丽沙家中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客服,称其在“去哪儿”购买的机票因飞机故障导致起飞延误,还称办理退票或改签可赔付延误费。对此说法,李某刚开始产生怀疑,但在对方准确说出其订票相关信息后,便打消了疑虑。
对方在电话里告知李某,赔付将通过“支付宝”进行,但需要本人提供对公账户才能收到退费。李某称没有对公账户,对方发来一条链接让其下载“微易宝”App,称该软件账户可充当对公账户。接着,对方又发送来一条虚假网址,让李某点击显示页面。当李某在网页内和“客服”完成对接,对方让其提供支付宝账号。没多久,对方称理赔费已到账。
李某在软件内未看到钱款入账便询问“客服”。“客服”称其支付宝账号出现异常无法收款,但又为其开通了另外一条特殊的收款渠道,只是需要转账认证该渠道即可使用。“客服”诱导李某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并称认证后将返还资金后,李某照做。事后,李某发现没有钱款返时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162800元。
案例二
参与“刷单返利”被骗20万元
2月2日,刘某在琼山区振发路家中刷手机微信时收到一条陌生人添加好友的申请。其通过申请后,对方将其拉到某刷单微信群。接着,群内一名自称客服的人员添加了刘某的微信好友,向其发送了一条可参与刷单的网址,指导他下载安装某App。
随后,客服教给刘某如何进行“刷单返利”。对方称,在刷单平台上为发布的内容点赞、留言好评即可获得返利佣金。首次操作,刘某即获返利。对方又告知他,完成刷单的任务越多,返利佣金越高,并称需缴纳钱款才能操作大额刷单任务,完成任务后将按时返还本金与30%返利佣金。刘某为赚取更多佣金,便向对方提供的陌生银行账号转账。
转账后,刘某看到了返利佣金的数额,准备提现时却被提示输入的银行卡号有误,账号已被中国银保监会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才可获得返还本金和佣金。刘某感到被骗后于2月6日报案,共计被骗200000元。
案例三
交易游戏装备被骗3万余元
2月4日,谢某的孩子在家中刷抖音时,看到视频内发布的可免费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广告信息。其点击进入链接领取游戏皮肤,但被邀请加入名为“酷洛米军团”群聊。有人在群内称需加入某QQ群才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随后,孩子使用手机识别扫描了群聊中发送的二维码,看到显示“未成年人参与领取福袋是属于违法行为,如不操作消除登录痕迹,家属将被判刑”一句。孩子开始害怕,听信了对方所谓转账后方可消除申领游戏皮肤的痕迹。之后,对方诱导其打开QQ语音通话共享,向对方转走了353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