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6月13日讯(记者谭琦 实习生王芦苇)“向海图强”,海南都有哪些措施做好用海要素保障?记者13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实施“云上选海”、推行“净海出让”、试点“立体用海”,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海南实施“云上选海”,将海域使用权上架“土地超市”,主动公开海域使用权相关信息,包含宗海位置、面积、供应状态、宗海影像等,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可清晰高效了解宗海信息,确定宗海后可向当地海域使用权审批部门提起用海申请,极大改善营商环境,海域资源要素供给更加规范、便利。
海南推行“净海出让”。推行养殖用海统一由政府出资先行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实现“净海”出让。海域使用权人实现“拿海即开工”,不需要再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用海人节省大量时间和前期投入。
海南试点“立体用海”。明确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可分层出让,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转“立体”,鼓励养殖用海与海上风电、休闲渔业等其他用海活动融合发展,促进海洋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更好满足海洋产业用海需求。鼓励海上风电项目与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等产业立体用海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