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7日讯(记者王洪旭 实习生陈龙)当前正值仲夏,海南雨水增多,湿度增大,隐翅虫开始频繁出没。近日,一位被隐翅虫咬伤的患者前往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皮肤科就诊,查出隐翅虫皮炎。
患者就诊时询问医生:“我不知道被什么虫子给咬了,现在被咬的地方又痒又疼,怎么办呀?”经检查,诊断患者为隐翅虫皮炎。隐翅虫皮炎是皮肤接触隐翅虫体的毒液后所导致的接触性皮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闷热天气,多累及面部、颈部、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
隐翅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威力”。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皮肤科护师宋维璐表示,隐翅虫接触到人体皮肤时,通常不会立即引起皮肤反应,但如果虫子受压或被拍打、压碎,虫体释放强酸性毒液灼伤皮肤,数小时后皮肤就会出现水肿红斑,其上有小丘疹、水疱或脓疱,伴有瘙痒感或灼痛感。用手搔抓后,还会增加新的皮肤创面。
目前,该患者正在接受针对性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上应该怎么办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皮肤科护师宋维璐表示,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用其它物品驱赶,不要拍打。
被隐翅虫灼伤咋整?
清洗皮肤: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数分钟,可以中和毒素,减少酸性物质对皮肤的灼伤。
避免搔抓:尽量避免用手搔抓皮肤患处,以免加重症状或导致感染。创面破损处要保持清洁、干燥。隐私部位皮损,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以免摩擦创面导致疼痛或加重创面。
外用药物:使用苯扎氯铵溶液稀释到1:10的比例,用无菌纱布进行湿敷,预防感染的发生或加重。
口服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口服药物等,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
就医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轻度皮损可能在数天到一周左右开始恢复,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逐渐减轻;皮损严重者,可能伴有头痛、头昏、发热等症状,可能需要2-4周或更长时间恢复。
注意饮食:清淡饮食为主,尽量不喝酒、不吃海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