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种15.6亿年前的“圆盘”,原来是它……

  华北燕山地区的圆盘状化石。(新华网发)

  在地球演化的长河中,生命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谜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前寒武纪时期的远古化石提供了重要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会杂志》上。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凯博士介绍,前寒武纪时期的圆盘状化石是广泛存在于地球早期地层中的一大类远古化石。它们形态简单,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体长仅几毫米,有的体长数厘米,甚至可以达到鸡蛋大小。过去,科学家依据个别化石的微观结构和内部成分特征等,笼统地认为它们可能是多细胞真核生物。

  此次,研究团队对我国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466个圆盘状化石进行了形态测量、显微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化石的内部并未发现细胞结构,而是存在由白云石、黏土矿物、有机质等组成的明暗交替的纹层。这些特征均表明,早期的圆盘状化石并非多细胞生物个体,而是由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及其胞外基质组成的集合体,也就是生物学中所说的微生物膜。这种微生物膜在地球历史早期可能分布很广,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适宜生存的微环境,有助于其在极端环境中存活。它们在现代微生物学中也并不罕见,可以形成各种形态规则的宏观结构,如圆形、树枝状等。

  “这项研究不仅纠正了我们对这些古老化石的误解,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前寒武纪生命形式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更多类似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理解将更加深刻。也许在未来,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描绘出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壮丽图景。”陈凯说。

  (据新华社 记者 王珏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2024中招进行时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寻找新质生产力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凯旋 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社会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我国首个婚姻类职业本科来了
这种15.6亿年前的“圆盘”,原来是它……
亿级参数量地震波大模型
虎种群数量增长到约7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