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新埠中心小学四(1)班 黎小科溶
有人说,语文是一种情怀,它能让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家国情、家乡情和师生情,也能让你对事物做出更深入的思考,而我,近期就对“一块钱”产生了思考。
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一块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以买一袋零食,可以买一杯小奶茶,可以买一支笔等等,总之,一块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同学们的零花钱也变多了,少则五元,多则三十元。拥有“一块钱”对好多同学来说,好像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但只要他们口袋有三两铜板,就迫不及待地去小卖部消费,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依我之见,“一块钱”分量虽小,但似一砖一瓦,足以筑起读书的桥梁。我们可以花一块钱去买份报纸,一份《南国都市报》,又或者攒钱去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家人共读,不仅可以提高自已文学素养,丰富知识,又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喜欢不经过大脑思考,直接用手机查询答案,只因其时效快,操作方便,能更快的让人知道题目的解析步骤和正确答案,所以他们纷纷用“一块钱”去开通搜题软件,不再去认真地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这确实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它,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工具。
相较于利用智能工具,我更倾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一块钱的报纸,分量看起来不重,却可以让我们更专注地阅读、更深入地思考,从文中汲取知识,从思考中汲取力量,以解决遇到的困惑。
同学们,在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在拥抱科技的同时,别忘了我们的传统方式带来的好处,它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这就是我对“一块钱”的思考。阅读,用心去读;悦读,开心去读;越读,超越去读,让我们一起阅读、悦读、越读吧!
(指导老师:李童美)
小AI点评
这篇作文以“一块钱”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作者通过对比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表达了对纸质书籍的偏爱,以及对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程的重视。文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引发读者对现代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