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水治理调查”系列报道·内溪
开栏语
水韵椰城,生态画卷。2024年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近三年,海口市共有39条“幸福河湖”通过验收,让“水清岸绿、宜居宜赏”的诗意生活触手可及。
目前,海口水环境治理取得了哪些进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接下来又将有什么治水新思路、新举措?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海口水治理调查”系列报道,通过走访调查“幸福河湖”治理典范,全面盘点近年来海口内河湖治理工作特点、亮点,总结经验,助力海口“六水共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今年6月,海口重启龙舟赛,群龙竞渡的奋楫热潮重现,一艘艘龙舟与水清岸绿、鱼鸥翔集的自然景色共舞。这一场久违了20年的赛事,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新衔接,更展现了海甸溪及海口湾一带“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勾勒出人文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南国都市报记者杜倬荷 孙春丽
溪之困 昔日“黑水河”,群众“心头病”
为何海甸溪能重启赛龙舟?这背后是海口多年来水系治理的一份亮眼答卷,也是一场生态环境的变迁。
海口因水而存、依水而兴,河、湖、溪,一片片水面为海口注入了灵气和活力。然而,在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建设加速发展中,一条条河、湖、溪被污染,从水清岸绿变成了“黑水河”,也成了不少群众的“心头病”。
“那时候的海甸溪周边什么都没有,老码头这边每到装卸货物时,会带起许多灰尘。”家住在海口市海甸二西路的韩小聪回忆,彼时,运煤、水泥和白灰的货车只要经过海甸溪,就会卷起夹杂着粉尘的漫天尘土。
“当时我们家里的纱窗上尽是黑灰,窗户也只敢开一个小口。”韩小聪的妻子贾小红坦言,夏天的时候不开窗热得就像蒸桑拿,十分难受。家住在海甸溪北岸附近的居民齐女士也有相同的感受:“那会溪里有淤泥堆积,一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味,每次只能绕道走。”
这并不是个例。鸭尾溪也曾遭遇过同样的困境。鸭尾溪是美兰区海甸岛中部横沟河左岸的一个分支,曾是一条以黑臭闻名的2.1公里长的小溪流。“以前这里的河水又臭又黑,还有居民养的鸡鸭鹅,环境十分糟糕。”海口居民张少琳说。
解溪水之“困”,还溪水“诗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