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31日讯(记者 王康景 实习生 安露瑶 文/图)8月16日下午,海口丘海大道海秀桥底下北往南方向的路面上突发塌陷,造成局部拥堵。塌陷面积超过50平方米,深度4米,事件并未造成车辆和人员损伤受伤。8月31日,记者从海口市排水部门获悉,该处塌陷路面目前已经完成混凝土铺设,随后将铺上沥青,预计9月6日可完成修复并恢复正常交通。
8月31日下午,记者在该处塌陷路面的修复现场看到,塌陷的坑已经被填平,路面铺上了混凝土,一些工程机械和施工人员在现场正开展一些填料、修补工作。
“路面塌陷后,我们迅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设置了警戒线,并向交警部门等协调,向对向车道借道以保障基本交通需求,同时把需要施工修复的路面进行隔离开来。”海口市排水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处塌陷路面底下是1993年修建的雨污水系统,结构为浆砌片石沟墙和钢筋砼盖板,使用时间已经很久,加上丘海大道是交通要道,交通流量大,大型货车多,导致雨水方沟盖板破损和污水管道错位脱节,进而导致流水冲刷路基沙土,道路下方被掏空并造成塌陷。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施工队已经把受损的雨污水管道进行了浇筑修复,并将路基的掏空部分用沙子回填,同时完成了混凝土路面的浇筑,需要等待混凝土路面硬度和干度达到要求后,再铺设沥青路面才能恢复道路交通。他预计9月6日可完成该处道路的修复,并恢复正常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