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海南三亚、五指山等地同步举行,标志着运动会序幕全面拉开。
本届运动会火种采集共设计了3路火种,采用“山海联动”方式,包含山、海、科技等诸多元素。寓意来自高山、草原、滨海的各族群众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余佳琪 黄媛艳
“生态之火”
点亮幸福生活
五指山,绿色植物连片成群,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生机勃发。
火种采集现场,采火器以海南椰子、橡胶、槟榔、沉香、花梨、山柚六大树干和六片枝脉为造型主体,其灵感来源于海南的“六棵树”产业。
采火棒外表以56条丝线编织成的黎锦为创意,象征56个民族团结与融合。
“兄弟姐妹手拉手亲亲一家,五十六个民族亲亲一家……”伴随歌舞表演《母亲是中华》欢快的旋律,56位盛装打扮的各民族代表缓缓向会场中央汇聚、起舞。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展现了各族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昂扬精神风貌,也表达了对本届运动会的美好祝福。
随着歌曲《五指山歌》悠然响起,3名取火少女手捧黎陶器皿,与另外6名代表踏着音乐的节拍走向采火器,所盛之水是源于昌化江、南渡江、万泉河的“三江之水”。
取火人以注水式取火的方式,将水倒入采火器中,火苗燃起。采火人高举手中的采火棒,正式引燃“生态之火”。
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导演团队负责人透露,“生态之火”意在传达各民族坚持绿色发展,共同守护自然,共建美好家园的理念。
五指山市民张楚表示:“点火仪式上融入了海南本地文化元素,让我们备感亲切。非常期待运动会举办,期待通过赛事把海南之美、民族之美、体育之美展现给全国人民。”
“科技之火”
展示新质生产力
同一时间,“科技之火”采集仪式在三亚举行。
浩瀚无垠的大海与采火器中的蓝色火焰相互映衬,为这次采火仪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采火器中,正是海底之下沉睡了亿万年的清洁能源——可燃冰。据了解,可燃冰的开采代表着我国在科研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运动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可燃冰的使用,突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本届运动会倡导的绿色、科技办赛理念不谋而合。
火种采集代表上前引燃采火棒,“科技之火”熊熊燃烧,璀璨明亮。随后,另一位代表接棒,将火种引入火种灯里。
这团璀璨的“科技之火”,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也象征着全国各民族群众携手共进,一同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景。
“希望之火”
照亮前行之路
在三亚,稻田稻浪翻滚,在这个丰收的时刻,一团名为“希望”的火焰熊熊燃起。
本次采火仪式所用的采火器以稻穗为设计灵感。北纬18度的光和热,让三亚成为我国农业育种的天堂。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创造。
采火人举起象征着丰收喜悦的稻穗,插入采火器中,“希望之火”瞬时燃起,传达出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理念。
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导演团队负责人透露,“希望之火”象征着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希望之火”的生动体现。
短暂的采火仪式,随着火种护卫将火种引入火种灯、护送火种灯离去,圆满画上了句号。
“生态之火”“科技之火”“希望之火”最终汇聚为运动会的“同心之火”,深刻体现了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路火种这样引燃
1
“生态之火”:在五指山市火种采集现场,取火代表以注水式取火的方式,将水倒入采火器中,火苗燃起。采火人高举手中的采火棒,正式引燃“生态之火”。
2
“科技之火”: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采火器中可燃冰的蓝色火焰与海天一色交相辉映,来自大海深处的可燃冰在人类科技的力量加持之下,“冰”与“火”相互交融。通过使用聚光式取火的方式,采火人上前引燃采火棒、引入火种灯,成功取得“科技之火”。
3
“希望之火”:在三亚市火种采集仪式现场,取火人采取触发式取火的方式,手举丰收的稻穗,插入采火器中,“希望之火”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