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29日讯(记者 张野 文/图)连日的阴雨天,为万宁老城区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意境。
一大早,56岁的吴琼春来到路边一家茶店,几位友人已经沏好热茶,闲谈中开启一天的生活。不远处的农贸市场也热闹了起来,人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仔细挑选着自己所需的食材。诊所、商行、早餐店、水果店陆续开门营业,整条街虽不算繁华,但充满“人间烟火气”。
解放路全长900米,宽20米,始建于1950年。据《万宁县志》记载,日军侵琼时,在万宁修建了一条万城至北坡的7公里长公路,与现在的解放路位置大抵相似,万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室相关负责人推测,解放路是在该条道路基础上修建命名。万宁市民政局地名管理系统内显示,解放路的名称含义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当地人很少直呼路名,更习惯称其为“万城老街”,向路边的居民随便一问,都是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我小的时候,这条路还是条土路,两边也都是瓦房,没什么人做生意,也不怎么热闹。”吴琼春告诉记者。
海南建省以后,解放路开始发生变化,水泥路代替了泥土路,路两侧增设了人行道,瓦房也逐渐更新为楼房,越来越多的住户利用一楼做起了买卖,进一步繁荣了区域经济,解放路也成为万宁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2010年前后,解放路上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东关义德小区建成,老街涌入“新人”。在小区边经营杂货店的杨小容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里居住着相当一部分外地人,老街坊和新朋友,让整条街热闹了不少。
2022年,万宁市郊的城南路建成通车,大大缓解了解放路的交通压力。
解放路,这条见证了万宁城市发展变迁的老街,正以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