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这个村重学兴教~~~海口好俗路的路牌以展开的书本为型,三槐路的路名与书院有关
~~~
海南省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三亚开幕~~~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村重学兴教

连路都充满书香气

海口好俗路的路牌以展开的书本为型,三槐路的路名与书院有关
  海口好俗村三槐书院内景。

  海口好俗村村牌。

  海口好俗村村史馆。

  南国都市报10月21日讯(记者 李文韬/文 王威/图)近日,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新和村委会好俗村建起了独具特色的路牌、特色村牌。让原本“无名”的村道,一跃成为打卡胜地。

  10月18日,记者走进好俗村,村口的“三槐路”指示牌格外引人注目。三槐书院始建于清末宣统三年,迄今已有110余年历史。这座原为王氏宗祠的建筑,堂号为“三槐堂”,如今已被列为海口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本土地名文化,便取三槐书院的“三槐”二字,将这条村路命名为三槐路。

  “三槐书院是好俗村最大、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建筑,曾用作学校,给村里适龄的孩子就读初小。”新和村委会副主任王康智介绍,虽然三槐书院后续淡出历史舞台,但它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仍刻在村民们的心中。

  走进三槐书院内部,内部厅堂相连,内侧没有山墙,而是由左右两侧共4根柱子承重。“抬梁式”木构架高大、粗犷,本应为北方建筑特色,屋顶脊梁离地约10米,厅与堂的屋面有41垄瓦,这般规制,在古代的海南乡间完全称得上高大建筑。大堂摆放有许多书桌椅,墙上张贴了许多漂亮的字画,靠墙摆着许多书架,上面放置了不少有年代气息的书籍,这古典建筑竟有现代的痕迹。

  “别看三槐书院已经不再是村里的学校,但仍在发挥等同于古时候的作用呢。”王康智的一句话解开了记者参观时的疑虑,三槐书院并没有废弃,墙上的字画是现在的一些书法大家留下的,而且每周都有许多学校、机构组织小学生来书院读书、写毛笔字。

  顺着村道往下走,记者还看到一处以村名著名的村道——好俗路。村名“好俗”取自村子公庙门前楹联“好归仁让,俗尚敦庞”两句话的首两字,源于《易经》中的“元亨利贞”四种美德,体现了世代村民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仔细打量好俗路的路牌,它以展开的书本为型,上面还画有古代官帽、毛笔、书卷等元素,市民游客一看路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子。可见好俗村始终秉承耕读传家、重学兴教的传统,文风延绵不绝,代代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这个村重学兴教~~~海口好俗路的路牌以展开的书本为型,三槐路的路名与书院有关
~~~
海南省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三亚开幕~~~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文化中国行
   第005版:文化中国行
   第006版:社会新闻
   第007版:南国视觉
   第008版:关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南国好彩
   第012版:南国好彩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活动
   第016版:习作
连路都充满书香气
海南姑娘黄薇薇入选U17国家女子足球集训队
共167件作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