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 谭琦 实习生 陈祖优)“关于社保那些事·你问我答”专栏邀请省社保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聚焦广大参保人普遍关切的社保医保问题和政策进行解读。
问:居民医保是不是等到生病了再去缴费更划算?
答:从2025年起,未在集中征缴期参保和中断缴费人员再参保都会有等待期,至少3个月。等待期就是交了钱要等3个月才能报销,3个月期间发生的费用不能报销。而且,每断缴一年,会增加一个月的等待期。
可能您觉得这个政策严格,但是很多参保的人认为公平,人家总问为什么我一直老老实实参保没什么好处,他们有病了再参保,待遇和我一样,不公平。这个政策就是为了维护参保人的利益。其实只要您按时参保,政策对您不仅没有任何影响,还有连续参保奖励。
所以说,等到生病了再去缴费更划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越来越不靠谱。随意中断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等到有病再去缴费,不但可能造成无法足额享受医保统筹支付待遇(只能享受“五折”“三折”),还可能造成因为设立了等待期而无法报销。所以应当逐年、及时缴费,不要让居民医疗保险权益出现断档。
问:居民医疗保险费标准为何要提高?
答:目前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达到1070元(个人缴费400元、财政补助670元),财政补助占年度筹资的63%。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逐年调增既有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的制度需要,也是应对医药技术快速进步,医药费用持续增长,居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带来的基金支出压力的客观需要。
一是医疗费用在增长,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医药费用年增幅在8%左右,2021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次均住院费用由6632元上涨到11003元,十年间涨幅约66%;全国次均门诊费用由180元上涨到329元,涨幅约83%;全国人均就诊次数由4.7次提高到6.0次,增幅约28%。
二是医保待遇水平在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医药、新技术广泛应用,目录等医保报销范围不断扩大,门诊待遇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如果居民医保缴费不增加,还维持在原来的缴费水平,医保基金就会不可持续,新技术、新药品就无法纳入医保报销,群众就医就无法有效保障。只有在每年增加财政补贴的同时,适当提高居民缴费标准,才能有效支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今年个人缴费标准提高了20元,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增加幅度首次低于财政补助增加幅度。年度增幅5.3%,与2023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1%相比,增幅明显下降。
问:怎么样查询自己的医保享受比例?
答:可以通过“海南医保”小程序查。
1.登录“海南医保”微信小程序或“海南医保”App,在首页下方,选择“服务”。
2.在个人医保查询板块找到“医保待遇衔接查询”功能模块,点击进入。
3.在该功能模块中,点击右上角的“搜索”。
4.输入就医时间或出入院时间和医疗类型(如普通住院、普通门诊等)后点击“搜索”进行查询。
5.页面显示所输入的医疗类型和日期所对应的“政策打折比例”和原因。
如政策打折比例为“1”,表示报销比例没有降低,也就是我们说的可享受“足额报销”“正常报销”;如政策打折比例为“0.5”,表示报销比例降低到正常比例的50%;也就是说正常报销比例额的基础上乘以50%。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反映关于社保医保的疑问或问题,我们将积极为你寻求相关部门的解答:1、新海南客户端进入“问政”频道,点击“直通海南省网上督查室”栏目,即可反馈问题;2、登录南海网(http://www.hinews.cn/))“问 政海南”栏目;3、拨打 966123 热线反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