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法院:家长和游戏公司均有责,游戏公司退还部分资金
孩子不是“战利品”!~~~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用网游治疗孩子厌学 大额充值退款被拒闹上法庭

法院:家长和游戏公司均有责,游戏公司退还部分资金

  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父母便想着用网络游戏来给孩子治疗,没想到没治好厌学,还发现孩子充值4万多元,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被拒,最终闹上法庭。近日,文昌法院审理该起案件,判决家长和游戏公司均有责,游戏公司退还部分资金。

  南国都市报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叶

  近日,文昌法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原告,今年11岁的小星(化名)和他的家长,家长称孩子在游戏里充值4万多元,申请退款被游戏公司拒绝,遂告上法庭。考虑到小星尚未成年,为避免影响孩子上课和正常生活,承办法官决定联系游戏公司进行商量。游戏公司寄来厚厚的证据,称反对原告的全部诉求,绝不妥协。

  庭审远程连线中,被告游戏公司辩称,该款游戏有最新的实名认证系统,该游戏账号是用小星父亲的信息注册的,不是小星;该号经常从上午八九点玩到凌晨,小朋友白天要上课,晚上要休息,怎么可能这样玩;原告没有证据证明钱是小星充的,这四万多不是偶尔一次或者几次充的,是持续了大半年,差不多每天都充,小朋友怎么可能瞒得住家长这么久,而且花这么多钱,故而公司不能退款。

  小星的家长介绍,小星因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产生了厌学情绪,已经多天没去上学。家人怕小星抑郁,只好允许他拿父亲的备用手机玩游戏,但不知道孩子一天玩这么长时间。后来,看到小星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就想劝他放下手机出门走走,早日回学校。但小星以死相逼,家人实在管不了,支付密码也是这样被迫给了小星。家长表示,小星本来说游戏免费玩,后来看到别人在充钱玩,就跟风充值,从首冲6元“迎新礼包”,到无数个648元“大礼包”。在小星充值7000多元时,小星爸爸投诉过游戏公司,但是游戏公司不给退。家人那时觉得金额不大也就不了了之,结果到目前已经充四万多元,不得已才来法院。

  文昌法院审理认为,小星上百次充值消费行为,已超出这个年龄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责任当由双方按各自的过错承担。游戏公司收到小星父亲的投诉之后,只凭经验判断不像未成年人,罔顾家长投诉,既没有再核实游戏账号的实名认证信息,也没有询问是否要给账户设置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措施;小星父亲发现小星的游戏充值后,既没有修改支付密码或限制支付防止小星继续充值,也没有教导小星控制游戏时间和充值金额,等到小星充值了四万多元时才起诉,为时已晚。显然,双方在网络服务过程中均有过错。最终,文昌法院判决游戏公司向小星退还一部分充值款。

  法官提醒

  教育孩子 父母不能掉线

  庭后,承办法官分别同孩子和家长进行了疏导和劝说,着重引导家长重拾教育责任。孩子在校园生活不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对孩子更加关爱、照顾,帮助孩子走出情绪困境,早日回归校园。不论游戏是否包含抽奖或赌博元素,治愈孩子的心灵是决不能依靠游戏来解决的,放任孩子超长时间玩游戏看似顺了孩子的心,实则是逃避监护职责。家长行动上的关心、关爱,才是拯救孩子的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法院:家长和游戏公司均有责,游戏公司退还部分资金
孩子不是“战利品”!~~~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关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4版:关注第七届进博会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探案说法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问政海南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社会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文化中国行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父母用网游治疗孩子厌学 大额充值退款被拒闹上法庭
文昌法院向“抢娃”行为 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打官司不及时举证 小心被法院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