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海口东寨港种下一批红榄李树苗~~~
~~~首期注册规模20亿元 目标规模100亿元
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东寨港种下一批红榄李树苗

系首次在冬季种植

  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里,工人在忙着种植红揽李。

  种下的红榄李。

  忙碌的工人。

  南国都市报12月24日讯(记者 谭琦/文 刘孙谋/图)12月22日一早,清晨的水汽刚刚散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就在苗圃里忙活起来,除了管护红榄李的幼苗外,他还要在保护区内种下一批红榄李树苗。这是王式军首次尝试在冬季种植红榄李,探索红榄李北上“安家”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种植红榄李的最好时间是5月份,气温回暖,利于红榄李的扎根生长。此次为什么选择冬季种植?“一来是为了恢复超强台风‘摩羯’损坏的红树,二则是做红榄李耐寒性的试验。”王式军说,此次种下的90株红榄李已经繁育了近两年的时间,属于红榄李中的“青年”,“抵抗力”较强。

  专家认为,红榄李生长的气温不宜低于10摄氏度。但王式军长期监测发现,近年来红榄李“扛”过了7摄氏度,甚至是5摄氏度的低温天气,存活情况仍然良好,他希望通过此次种植进一步论证。

  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且处于老化或退化阶段,种子发芽率低、败育现象严重,亟待加强保护。2014年,王式军主动请缨开展红榄李的人工培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400多株的红榄李,在繁育方式上也实现了许多突破,缩短了红榄李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了育苗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忙活了大半天,王式军和工人们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种下了90株红榄李,恢复了近7亩的红树林。

  看着这批红榄李树苗,王式军既担心又期待,他担心树苗是否能通过冬季的考验,也期待树苗顺利存活,这意味着红榄李能走出海南,往更北的海岸线“安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口东寨港种下一批红榄李树苗~~~
~~~首期注册规模20亿元 目标规模100亿元
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年终冲刺跑·冬游海南
   第005版:年终冲刺跑·冬游海南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8版:园来如此·对外开放力——从重点园区看海南自贸港发展新动能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南国好彩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习作
系首次在冬季种植
三亚设立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
全省公办中小学教室空调配置基本全覆盖
省纪委监委公布8起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