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入职试验区以来,我见证着海南一步步将教育开放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落地的项目,逐步担负起我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的责任担当,幸运的是,我全身心参与了这项了不起的事业。
来海南之前,我很好奇,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是如何链接世界,和全世界共享发展新机遇的?
两年多来,我早已找到答案——在改革新风的吹拂下,开放的自贸港正迸发无限蓬勃活力,正如我所工作的试验区,通过探索和践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开放政策和制度,目前已经完成1万人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今年在园师生已超过4000人,“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的特色名片越擦越亮。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两年多来,我先后在试验区管理局政务服务部、信息与科技创新部担任负责人,带领部门干部在高标准智慧海南数字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真抓实干。
到目前,我们的拼搏换来了累累果实。今年以来,试验区数字化建设亮点纷呈,智慧园区三期项目圆满完工,顺利实现了2024学年试验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产业五大板块信息化需求。提起试验区,除了美丽的环境、国际化的师资,智慧图书馆、6.3G极速光网、“你好,黎安”小程序、电子书瀑布流等一批亮点项目也正在成为新标签。今年以来,试验区的重大科研平台——黎安数字实验室,这个省级联合科创平台的建设顺利起步,试验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也逐步完善。
在试验区,我切身感受到自贸港速度,惊叹于在多重考验下,园区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绘制蓝图到开园办学的重大成果——2023年招收2000学子、面向全国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试验区公共科研平台,力争2025年全岛封关时试验区人员规模突破1万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基础设施等……
弄潮儿向涛头立,此心安处是吾乡。短短两年,已经让我对这片美丽的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自贸港独有的教育开放政策正在吸引更多境外高校“走入”中国。随着试验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海南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国内高校还在持续增加之中。未来,我将继续紧抓机遇,为自贸港教育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