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月11日讯(记者 汪慧)记者从2月11日举行的2024年金融支持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海南省涉外收支规模达1086.3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在全国进入中等以上梯队。其中,经常项下涉外收支578.9亿美元、同比增长6.7%,资本项下涉外收支507.4亿美元、同比增长54.4%。这彰显了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更加活跃,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4年,全省货物贸易涉外收支合计5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3%。全省一般贸易收支同比增长15.7%,占全省货物贸易总额的四成,主要是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工业品出口收入和大宗商品进口支出;全省离岸转手买卖规模近两百亿美元、同比增长7.5%,主要是头部企业开展原油、铜精矿等大宗商品的离岸贸易业务。
服务贸易方面,2024年,全省服务贸易涉外收支合计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具体看,运输服务快速增长,2024年,全省运输服务收支同比增长29.9%,主要是航空及海运运费收支的快速增长;其他商业服务收支同比小幅增长0.7%,主要由交易佣金和咨询服务组成;维护和维修服务规模稳定,收支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是航空公司航材维护和维修费用支出。
2024年,全省直接投资收支合计488.8亿美元。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小幅下降。另一方面联属企业之间投资大幅增长。2024年,全省联属企业之间收支近400亿美元、同比增长71%。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副局长谢端纯表示,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封关之年,预计涉外收支规模将保持合理增长。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增速预计进一步向常态化水平回归;资本项目在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效应不断扩大下,海南投融资活动预期更加活跃。
同时,海南自贸港EF账户于2024年5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11月实现试点企业扩容。目前,开户主体通过EF账户与香港、新加坡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收支。
EF账户上线以来,上线银行及开户主体反响较好,有效提升了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水平。截至2024年末,全省已上线EF账户的银行机构有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行等10家银行。目前,海南自贸港EF账户应用较多的业务场景主要有跨境贸易结算、外汇买卖、流动资金贷款、境外放款、外债、信用证融资、境外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