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通宵“赚金币”、沉迷“直播间养生”……~~~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拟增加规定~~~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宵“赚金币”、沉迷“直播间养生”……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沉迷网络。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最近,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夜;还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

  在良莠不齐的电子信息“围猎”下,老年人“触网”背后既有精彩也有陷阱。

  “网瘾老人”成家人“心病”

  今年春节,不少回家过年的人发现,家里的老人使用手机甚至比年轻人还“上头”。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统计数据显示,老年群体月人均使用网络时长达129小时,其中短视频以35.1%的占比高居使用时长榜首。

  ——有些老人沉迷做任务、“赚金币”。

  这几年,四川的李奶奶迷上了“赚金币”。“看一个半分钟的广告获得10个金币,集满1万个金币兑换1元现金。一天刷个不停,赚不到2块钱,奶奶还乐此不疲。而且在平台算法规则下,随着使用时间变长,收益会不断减少。”李奶奶的孙女说。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让老人沉迷的赚钱类APP背后都有着精心设计的繁琐程序,完成任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现金提现更是关卡重重。

  ——有些老人陷入微短剧“微陷阱”。

  不久前,云云意外发现60多岁的母亲迷上了“豪门”“闪婚”“保姆”类微短剧。更离谱的是,母亲一个月的微信支付账单竟高达1万多元,仔细查看付款记录才发现,这些花销由多笔数十元的小订单组成,收款方多为“XX剧场”“XX短剧”,几乎都是自动扣费。

  “这些微短剧平台付费陷阱很多,刚开始几分钱就能解锁新的一集,但付费页面隐蔽地勾选了默认自动续费等选项,老年人不知不觉中就开启了自动扣费功能。”云云说。

  ——有些老人非理性网购成瘾。

  山东的刘奶奶最近养成了“蹲守”直播间买保健品的习惯。一些主播编造“兄弟反目”“千里寻人”等故事,常使用“现在只有最后一批货,爸爸妈妈们快点帮帮我”等话术催促下单。刘奶奶坚信这些内容是真的,认为自己购物就是在做好事。

  还有专门套路老年人的“直播养生局”:先以养生科普短视频引流,吸引老年人跳转微信加群;群里“老师”通过开展公益直播课、有奖问答等,不断强化其对产品的认知;半个月后,群里开始推销产品,“托儿”配合演戏,诱导老年人跟风购买。

  不少群众反映,一些直播间以虚假宣传等手段恶意诱导老年人下单,涉及金额动辄成千上万元。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直播+老年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既伤身又“伤心”

  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很容易被识破的套路,为何总能轻松“拿捏”老年人?

  “种种网络沉迷行为,暴露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说,随着空巢家庭增多,互联网成为老年人重建情感和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渠道,短视频和直播间里的一声声“家人们”“爸爸妈妈”,填补了他们现实社交的匮乏。

  记者发现,在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等领域,一些营销手段和骗局也开始“适老化”,加上算法机制精准捕获,让辨别能力不足的老年人容易形成行为依赖。

  “一是夸大信息,二是提供便利,三是情感慰藉,招招都对老年人特别‘致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说,老年群体信息验证渠道相对单一,更容易相信网络上各类违规营销内容,且相较于实物价值更看重情感价值。

  老年人长时间沉迷网络,除易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容易引发或加重视力损伤、睡眠障碍、颈椎病等健康问题。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蒲唯丹说,过度依赖网络,脱离现实生活,还可能导致老年人生活适应困难、社交能力退化,甚至引发抑郁和焦虑情绪。

  助力银发族摆脱网瘾

  置身于数字化社会,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如何扫清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的陷阱?

  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曾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指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魏万青等建议,面对层出不穷的诱导式网络消费、网络诈骗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对恶意诱骗行为坚决打击,着力解决重点人群触网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培训服务,常态化向老年群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对典型不法行为进行曝光,筑牢老年人科学上网“防护网”。

  “帮助老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平台负有重要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诚等表示,平台应对面向老年群体的健康类信息加强审核,持续优化算法设定,不过度向老年人推送同一类型内容。同时,还可对65岁以上用户增设“弹窗提醒”“防沉迷提示”等功能,在大额付款、连续上网超过一定时长等情形下,提醒老人规避风险。

  受访专家认为,不少老人退休后面临社交“断裂”,很容易因无所适从而沉迷网络世界。助力老年群体摆脱网瘾,需要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增加社区服务供给,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给予更多关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陈一帆、周思宇、刘芳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通宵“赚金币”、沉迷“直播间养生”……~~~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拟增加规定~~~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特别关注
   第004版:问政海南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南国智库·市县观察
   第007版:南国智库·市县观察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社会新闻
   第011版:城事播报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国际新闻
   第016版:习作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破1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