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您买一份报纸吧,今天的新闻很好看哦。”“阿姨,您要看报纸吗?”3月29日,南国都市报联合琼海市实验小学举办“学雷锋 献爱心”义卖报纸社会实践活动。在父母的陪同下,来自不同年级的70名“小报童”们走街串巷、热情售报。据统计,在3月29日、30日的两天时间内,孩子们通过销售《南国都市报》,共挣得近4000元的收入,全部捐给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另一群孩子们。南国都市报记者 蒙健 文/图
孩子初次走上街头卖报
从不敢开口到大方推销
当天早上7:30,参与此次售报活动的学生们准时来到了琼海市实验小学操场集合,孩子们有序地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取当天出版的《南国都市报》。工作人员向孩子进行了卖报前的简单培训。
当天正值周六,早餐店、茶楼相较于平时更为热闹。三(6)班的符方東在母亲王妮娜的陪同下,来到了富海路农贸市场附近。第一次向陌生人开口售报,让符方東有些胆怯,每每上前却不禁退缩回来。在一间早餐店内,符方東小声询问了三位吃早餐的顾客后,对方总是摆手拒绝。母亲在一旁鼓励引导他,向别人推销报纸时要有礼貌和耐心,要简单介绍报纸有什么新闻,即使被拒绝了也要说“谢谢”。
经过妈妈的指点后,符方東再次走到一位路人旁边,大胆推销。“这么小就懂得体验生活了,不错!叔叔支持你,来一份报纸吧。”一路人听完了他的介绍后,对他举起大拇指。
在成功卖出第一份报纸后,符方東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主动上前询问。活动开始后不到1个小时,他就将手上的报纸销售一空。
小姑娘快速售罄手中报纸
称售报秘诀是“多问几次”
三(4)班的学生李沅倩今年9岁,是个独立坚强的女生,奶奶陈妙在当天的活动中陪她卖报。面对陌生人,她有点害羞,但总会鼓起勇气上前小声询问,可别人还没听清她说的话,就急忙从她身边走过。十多分钟过去了,她只卖出了几份报纸,这让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你可以多问别人几次,不要被拒绝了就打退堂鼓。”奶奶在一旁说道。随后,李沅倩来到一家早餐店内,首先向正在吃早餐的一位顾客推销报纸,对方摆了摆手表示拒绝。于是她再次向对方说道:“叔叔,您好!买份报纸吧,我想把这次卖报活动的收入,捐给特殊学校的学生们。”男子被她的可爱和真诚打动,于是微笑地从口袋里掏出钱买下一份报纸。
“看校服,你是琼海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吧,卖报做公益,小姑娘你真棒!”一旁吃早餐的一位女士爽快地掏钱向李沅倩购买了一份《南国都市报》。很快,李沅倩手上的报纸便销售一空。她向记者说道,通过这次活动,她发现把报纸卖完并不算难事,即使别人拒绝了,也可以再多问几次,或许别人就会改变态度。
三(10)班的王辉宇拿着报纸走在农贸市场周边,向过往的市民推销着手上的报纸,以及此次售报的意义。“叔叔阿姨,您需要买今天的《南国都市报》吗?”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售报活动,但王辉宇显得很老练,即使被他人拒绝后也没有气馁,鞠躬道谢后又向其他人询问。他那认真的态度,吸引不少过往市民驻足与他购买报纸。
70名学生两天售报挣了近4000元
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了成就感
据统计,3月29日至30日,琼海市实验小学的70名学生在此次售报活动中,共挣得近4000元的,孩子们将把售报所得全部捐助给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对此次售报活动赞不绝口。家长陈玉妹说,这是她第一次陪孩子参加卖报活动,孩子从中体会到生活的辛苦与不易。她表示,孩子从活动中懂得了什么是坚持,虽然被拒绝了很多次,但还是坚持不懈地卖完报纸,这能让孩子笑对挫折,变得更自信!
家长卢梦告诉记者,孩子在售报时,面对拒绝能够重新鼓起勇气,提升了孩子的抗挫能力,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收获了成就感。她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带着孩子参加亲子售报活动。
售报所得捐献特殊教育学校
两校孩子亲切互动传递温暖
3月31日上午,琼海市实验小学的24名学生代表以及老师来到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暨义卖报纸善款捐赠活动。孩子们将售报所得的近4000元,交到了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钊的手上。
“这份爱心,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对特校学子心灵的慰藉。感谢琼海市实验小学的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善意。”随后,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献上非洲鼓表演《鼓动中国》,以及歌曲《红红的太阳》等。真情投入的演唱,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琼海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也带来了《蓝孩子》《365个祝福》《请到天涯海角来》等合唱节目。双方开展了交换信件与礼物的环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此次‘学雷锋 献爱心’捐赠活动,是琼海市实验小学落实德育教育的生动实践。”琼海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许志坚介绍,通过义卖报纸、捐赠善款、互动交流等环节,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内涵。她表示,琼海市实验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爱与温暖成为滋养每一颗心灵的养分,培育更多有爱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