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啥“小胖墩”越来越多?

  AI制图

  “我家宝贝才9岁,这半年就胖了20斤!”“孩子胖嘟嘟的,都不爱动啦!”……最近,首都儿科研究所开了个医学体重管理中心,好多家长带着孩子跑来问医生,该怎么管理体重呢。

  这几年,咱们国家超重肥胖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超重肥胖可不好哦,不仅会让小朋友身体不健康,还可能会让小朋友心里难过、不开心,出现焦虑、抑郁这些小问题呢。

  “小胖墩”扎堆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的宋福英医生,一边看着检查报告,一边跟一位家长耐心地说:“你家宝贝身高1.44米,体重63公斤,BMI指数超过30,已经属于肥胖,这对健康影响可不小。”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说,2023年的时候,广东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大概是20%;最近3年,虽然广东中小学生超重的检出率有点下降,但是肥胖的检出率却在往上走。

  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里说,咱们国家居民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在变好,但是超重肥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研究预测,要是这个趋势一直延续下去,到2030年,咱们国家儿童超重肥胖率会达到31.8%呢。

  “小胖墩”变多可不是咱们国家独有的现象,全世界都这样。最近,英国《柳叶刀》杂志发了一篇研究,说全球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50年,大概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儿童会超重或者肥胖,人数约有7.46亿呢。

  宋福英医生说,超重肥胖的小朋友,常常会有好多种代谢紊乱的问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在37.6%到64.5%,非酒精性脂肪肝在23%到77%,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的比例也不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是占到了59%。

  专家指出,研究显示,41%到80%的儿童肥胖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成年后得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还会有焦虑、抑郁这些心理健康问题。

  为啥会越来越胖?

  “小胖墩”扎堆,背后藏着不能忽视的健康危机。记者去了好多地方,想找出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吃得多动得少。

  “学习压力大,坐着的时间太长。”山西太原进山中学体育老师朱晓红发现,现在好多小朋友在学校里的运动量还是不够。

  “小朋友超重肥胖,往往是吃进去的总能量太多,饮食结构又不平衡导致的,好多肥胖的小朋友其实还营养不良呢。”宋福英医生说,吃饭速度太快、吃太多零食、睡前吃太多东西,这些都是小朋友常见的不好的饮食习惯。

  “胖了就更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胖,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黄鸿眉说。

  ——家庭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在门诊发现,有些“小胖墩”来看病,跟他们一起来的爸爸妈妈看起来也是超重或者肥胖的体型。“体重跟基因、家庭生活习惯、健康管理意识都有关系。”李敏觉得,家长的认知特别关键。

  ——观念有误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还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宋福英医生说,一些家长还是觉得“要多吃、吃得好、越胖越健康”,他们觉得小孩胖点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瘦下来,却不知道饮食习惯一旦固定了就很难改。

  ——环境因素。

  “现在,各种各样的零食多得不得了,广告到处都是,诱惑可大啦。”黄鸿眉说,小朋友们常常会被那些包装可爱、味道又好的高糖、膨化食品吸引住。

  另外,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还有外卖、网购的普及,正在慢慢改变小朋友们的作息习惯,生活变得更方便的同时,也让青少年儿童更容易吃到不健康的食物。

  各地出了好多办法减重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能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这些卖食品的地方,要是确实需要设置,就得依法取得许可,还不能卖高盐、高糖和高脂的食品哦。

  广西最近发布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餐营养配餐指南提出,6到14岁中小学生每天吃的食物种类不能少于12种、每周不能少于25种;要根据小朋友的营养健康状况来科学配餐,保证每天提供的食物量达到标准要求。

  学校对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控可重要啦。北京市最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效果显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联赛等八条办法,让校园体育能充分促进小朋友们身心健康发展。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体育发展条例》要求,学校要把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体育课的内容衔接起来,保证小朋友们每天在校期间能参加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最近,好多地方的医院都开了儿童减重门诊。首都儿科研究所精神心理科会给小朋友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他们积极应对心理上的挑战;山西省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推出了肥胖慢病管理,会给小朋友量身定制科学、安全、有效的减重方案……

  专家提醒,要是小朋友有超重肥胖的问题,家长要早点干预,少给孩子吃高盐高糖的食品,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要是肥胖问题比较严重,就要及时去看医生啦。 (据新华社/本报记者黄运敬、人工智能小AI共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关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第004版:关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第005版:关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第006版:关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特别关注
   第010版:民生视线
   第011版:南国聚焦
   第012版:南国健康
   第013版:南国聚焦
   第014版:萌新闻
   第015版:习作
   第016版:生活通
小AI带你读新闻周五见
为啥“小胖墩”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