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
政治
“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6月,海南7万余考生将走入高考考场。在往期报道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八个学科的名校名师,结合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最后20来天,考生如何做好政治科目的复习备考?“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专栏最后一期关注政治学科复习备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高中政治组教研组长孟凡玲,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支招。
南国都市报记者杜倬荷
核心词1:
题型与分值
结构整体稳定,
与去年基本一致
“今年政治学科高考试卷结构整体是稳定的,题型与分值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孟凡玲介绍,今年高考考查的内容与往年基本一样,仍是以七本教材为主。
其中,必修四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选必三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和《逻辑与思维》。高考政治满分100分,题型与分值分布具体如下:
一、选择题,共22道,每小题2分。
二、非选择题,会涉及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等题型,共56分。
核心词2:
考查重点
注重考查学生5个方面能力
孟凡玲表示,高考政治学科重点考查学生在“一核四翼”评价体系下的综合能力。
一是知识运用能力。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各模块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要求考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避免死记硬背,体现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是材料提取与解读能力。试题通常提供文字、图表、数据等材料,要求学生快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核心观点。考查信息筛选能力,避免被冗余信息干扰,精准抓住问题指向。
三是材料分析能力。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材料背后的逻辑、因果关系等。这就要求考生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多角度解读现象。
四是知识整合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高考政治强调综合性,常要求跨模块整合知识(如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分析复杂问题。开放性试题尤其注重创新思维,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提出合理建议或解决方案。
五是学科语言表达与规范作答能力。考生在组织答案时,需注重符合政治学科术语的规范性,避免口语化表述。
核心词3:
复习策略
避免机械记忆,科学制定计划
距离高考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考生应如何抓住最后的时间高效复习政治,精准备考?“首先,希望同学们能及时调整心态,强化信心。”孟凡玲提出,最后20天是政治学科提分的关键期,扎实的记忆与系统化复习可显著提升成绩。
其次,要优化复习状态。“思想政治”包含外在“政治”和内在“思想”。当下考生应该根据错题查漏补缺,多做真题,保持考试手感和答题思维方式。
背书策略:避免机械记忆,注重知识框架构建。考生需回归书本,做好知识整合。可结合目录或思维导图,形成逻辑体系,保障核心概念、原理精准掌握。
做题策略:关注热点时事,做好预设工作。高考政治情境的选择往往以热点时事为切入口,引导考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考生可通过情境化习题训练材料解读、分析及表达能力;注重书面作答的规范性;将每次模拟考试视为高考,严格限时,规范书写,强化应试能力。
平衡复习与刷题:避免盲目刷题,坚持“先复习再做题”原则,在做题训练中熟悉命题规律,保持手感;针对性查缺补漏,把自己做过的错题按题型归纳整理,梳理解题思路,巩固关键知识点,尤其要注重总结审题思路,避免再犯。
科学制定计划:依据高考分值分布(如经济、政治模块占比高),分析个人成绩,识别出相对较弱的知识点,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通过进行专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保证重点突出、覆盖全面。
核心词4:
答题技巧
控制时间,规范作答,热点关联
在答题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或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加分”?孟凡玲表示,有三点需要注意:
1.时间分配:选择题最好控制在20-25分钟内完成,非选择题预留充足时间。其中,选择题要仔细审题,排除干扰选项;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等非选择题需注意逻辑清晰,分层作答,语言规范。
2.热点关联:考生需关注年度重大时政热点,提升材料分析与理论结合能力。作答时需审题并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找准关键词,对观点进行全面分析。
3.规范作答:在作答时,考生需注意术语表达准确,避免口语化;仔细全面阅读,分点分段,内容条理分明,注意逻辑严谨,避免前后矛盾或重复表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此外,孟凡玲提醒,在答题时,考生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避免脱离材料或单纯罗列知识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作答。
“希望同学们通过审题、构建框架、结合材料、规范语言等方法,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