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让三亚青年下班抢着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校里有什么啊?

让三亚青年下班抢着上
  三亚年轻人下班后到青年夜校学习化妆技术。

  年轻人下班后在青年夜校上搏击课。

  年轻人在青年夜校上网球课,享受别样夜生活。

  扫码看视频

  “手慢无,拼的就是网速!”晚上8点刚过,24岁的社区网格员陈思颖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配的是三亚市吉阳区2025年第三期“自贸港青年夜校”报名的推文,表示与心仪的爵士舞课失之交臂。“30多个名额,很快就抢光了,这热度堪比演唱会门票。”街舞、飞盘等课程的名额也已迅速被抢光,500多人报名,仅有156个“幸运儿”。幸运的是,这期她报上了网球课。

  看似寻常的课程,为何在城市青年中激起如此热浪?其实,这背后是一座城市对青年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与托举。

  □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丽萍 文/图

  免费不敷衍

  课程丰富,师资“硬核”

  7月17日晚上9点,记者走进三亚奈杰尔网球馆,报名青年夜校网球课的年轻人们,从体能训练到技术训练,大家享受着运动快乐。“砰、砰、砰”球场上拍球声交织,让整个空间显得热闹。

  教练手把手练习击球、步伐移动等核心技巧,“准备、降重心、转身、挥拍……”随着教练的技术动作要领提醒,学员们按照要领,瞄准教练抛出的网球打向对面。

  陈思颖说,“我对网球挺感兴趣,正好赶上青年夜校免费为青年开课,我就报名了,下班后运动一两个小时特别解压,夜校的很多课程都是我喜欢的。”

  的确,与刻板印象中夜校的“技能填鸭”不同,青年夜校的课程像一份精心设计的“精神菜单”。

  羽毛球课配备了两位教练——李泽诚专注打磨学员基础动作,李维钜则擅长混双男双战术指导;美妆课请来了曾服务世界小姐的资深导师黄小琦。

  “课程设计者仿佛钻进了我们年轻人的脑子里。”美妆课学员胡婷(化名)是一位普通职员,“白天忙于工作,没时间打理自己,晚上想学点新潮的美妆技巧提升自己的形象,这里专业又免费,还不用被推销产品,太对胃口了。”

  课程师资都比较“硬核”,街舞课老师林玮手持国家体育总局认证教练证书,自由搏击课老师张桂荣是国家一级裁判员,飞盘教练王凯是吉阳区飞盘协会会长,搭档刘欢是2022年中国飞盘联赛总决赛亚军。当专业性与公益性碰撞,青年对自我提升的渴望被瞬间点燃。

  交友大舞台

  夜校帮助三亚青年们

  构建以兴趣为纽带的朋友圈

  要问青年夜校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参加过的学员最有发言权。

  “免费?质量能保证吗?”这是29岁公司会计夏叶飞初闻青年夜校时的疑虑。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后,她成了青年夜校的常客,从街舞到爵士舞,她密切关注着报名通知,两次成功抢到名额。

  7月16日晚,三亚大固街舞室,夏叶飞跟着爵士舞老师挥汗如雨,中场休息期间,她告诉记者:“动一动感觉全身都有劲了,上班的疲惫感统统被丢掉,上课的老师很专业,而且很有责任心,一个动作会耐心纠正很多次。”

  既能“充电”,又能放松,这是大多数年轻人报名青年夜校的心声。

  正如报名网球课的张娜(化名)所说,她一个人在三亚工作、生活,下班回家就是刷手机、追剧,很想开启不一样的夜生活,报兴趣班费用很高,能在青年夜校免费上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既能“充电”,又可以充实夜生活。

  在现代都市,“认识新朋友”成了许多青年的隐形刚需。三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脉动,18岁至40岁的招募年龄范围,精准覆盖城市青年主力军,共同的兴趣成为打造社交圈子的天然催化剂。

  “没想到学网球,还认识了一帮球友。”网球课上,陈思颖说,“现在周四晚上成了每个星期中最期待的时间,课上跟教练学技巧,课后可以和球友约练习,朋友圈一下子打开了。”夜校的灯光下,青年们褪去职场的标签,以“羽毛球爱好者”“爵士舞学员”的身份重新连接,正生长出一个个以兴趣为纽带的朋友圈。

  青年夜校微光

  人才黏性与城市活力双提升

  吉阳区青年夜校高效运转依赖于精心构建的“团区委+夜校合伙人”模式。由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牵头,招募夜校合伙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运营。团区委负责人介绍:“很多机构愿意加入,青年夜校目前已有11类课程,我们也希望为学员找到更宽阔的场地和更多课程。”

  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工作人员雷乃成说,夜校课程设置多元化,是对青年生活方式多样性的真诚接纳与尊重,也是关注青年“下班后去哪里”的朴素需求,将公共服务延伸至八小时之外的精神生活领域,青年热情参与回馈城市的用心,人才黏性与城市活力也会在互动中悄然提升。

  下一步,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将继续以青年夜校为载体,聚焦城市青年实际需求,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举办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青年夜校活动。今年以来,青年夜校已开设11类课程,累计开课119节,服务青年近400人次。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就业机会和住所,还有被尊重、被满足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交圈。”共青团吉阳区委相关负责人道出初衷,“夜校虽小,我们希望它成为青年感受城市温度、找到归属感的一扇窗。”

  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逐渐沉寂下来,在一个个青年夜校课堂里,繁忙的年轻人洗去一身“班味”,将生活调到自己喜欢的频道,享受不一样的夜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让三亚青年下班抢着上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防御台风“韦帕”
   第003版:海南“村VA” 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第004版:关注2025海口中小学招生
   第006版:南国产经
   第007版:南国观察
   第008版:生活通
夜校里有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