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手捧上海电力大学录取通知书告慰离世父亲~~~
快开学了你家娃沉迷手机、不愿上学、写作业拖延?~~~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开学了你家娃沉迷手机、不愿上学、写作业拖延?

来听专家支招
帮孩子告别“开学综合征”

  近日,海南中小学即将迎来新学期,不少孩子仍处于“假期模式”:作息混乱、沉迷电子产品、情绪焦虑、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怎么缓解“开学综合征”?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祁丽萍从心理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科学建议。

  □南国都市报记者 杜倬荷 实习生 秦卓妍

  典型表现:

  情绪困扰与行为失调

  “孩子在开学前后通常会出现多种情绪和行为表现,如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缺乏动力等。”祁丽萍分析,行为上,孩子可能出现作息昼夜颠倒、沉迷手机或游戏、不愿上学、写作业拖延、不听指令甚至逃学等表现。

  心理上的表现则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情绪不稳定、厌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学习方面,即使想学习也难以进入状态,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看书十分钟仍无法专注”的挫败感。

  背后原因:

  不只是“玩野了”那么简单

  过去,大家常把这种状态简单地归结为“玩过头了”,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由负面情绪引发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综合症候群。祁丽萍指出,孩子这些表现背后有多层心理原因。

  “暑假作业未完成、担心新课程难度,会导致孩子产生逃避心理;与同学相处困难、害怕被孤立或霸凌,或担心与老师关系紧张(如被批评、冤枉),都是拒绝上学的重要原因。”

  她谈到,许多孩子内心会纠结达不到父母或自我的期望,甚至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常因害怕排名下滑而焦虑。

  “假期期间,孩子们处于放松、高多巴胺状态(如玩游戏、刷视频),突然切换至学习模式时,大脑难以快速适应,会导致他们的自控力和专注力下降。”

  部分孩子尝试调整失败后,容易产生“我连书都看不进去,真是废物”的负面自我评价,从而选择逃避,“躲进”手机或电脑的虚拟世界里,如此一来则形成了恶性循环。

  专家支招:

  多一分理解,少一点指责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假期综合征”,引导其“收心”回到学习状态?对此,祁丽萍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给家长的策略:共情与接纳,避免评判。家长们应放下指责,转而共情孩子的困难。可以说:“快开学了,面对这么多压力是不是很难?妈妈理解你。”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接纳,才更愿意表达真实想法。提供实际支持与希望。如果孩子因作业未完成而焦虑,家长应主动安抚:“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和老师沟通协调。”让孩子知道问题可以解决,减轻其心理负担。逐步调整作息,不强求急转弯。鼓励孩子逐步提前睡觉时间,睡前可安排阅读等安静活动。即使睡不着也不要焦虑,静卧休息也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用替代活动转移注意力。帮助孩子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生活,如组织家庭户外活动、聚餐、运动等,通过其他快乐体验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每天可规律地进行放松训练,通过听轻音乐、呼吸放松或正念冥想等方式帮助孩子将注意力回归到当下并放松身心,协助管理电子产品使用。家长们要理解青少年自控力有限的事实,可与孩子协商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并借助闹钟或家长提醒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而非强行没收。

  给学生的建议:放下过去,聚焦当下。无论假期过得如何,同学们应从现在开始调整,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即使晚睡了一次、作业缺了一点,也不要过度自责。接受逐步调整的过程。如果同学们白天感到困,请尽量坚持到晚上早睡,慢慢将作息拉回正轨。专注力恢复也需要时间,可通过缩短单次学习时间、分段完成任务等方式逐渐适应。

  此外,祁丽萍还特别呼吁老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尤其是对未能完成作业或学习困难的学生,避免公开批评或强行提问,以免加剧学生的紧张情绪。“可以通过设计简单问题、鼓励小成功等方式帮助学生重建自信,理解学生‘一紧张就大脑空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多给予他们耐心的引导。”她表示,绝大多数“假期综合”症状都是正常的适应性问题。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切实帮助,才是孩子顺利过渡到新学期生活的关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手捧上海电力大学录取通知书告慰离世父亲~~~
快开学了你家娃沉迷手机、不愿上学、写作业拖延?~~~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南国观察
   第004版:民生视线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生活通
高分圆梦的他 面对学费压力计划勤工俭学
来听专家支招 帮孩子告别“开学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