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此前搁浅万宁神州半岛附近海域海南三地协同救治近3个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万”回家啦

此前搁浅万宁神州半岛附近海域海南三地协同救治近3个月
  9月14日上午,救助人员将海豚“万万”转移到担架上,准备启程回家。(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海豚“万万”在大海里畅游。(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众人接力营救搁浅的“万万”。

  6月18日傍晚,“万万”被转运至南海水产研究所救助池,因无法自主保持平衡,专业人员为其定制浮具。

  南国都市报9月14日讯(记者 易帆)今年6月份,搁浅于万宁神州半岛的热带点斑原海豚“万万”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9月14日上午,“万万”放归仪式在海南万宁石梅湾顺利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公益组织、救援团队、爱心企业及志愿者代表共同见证了“万万”重返海洋的动人时刻。

  “万万”于6月18日在万宁神州半岛附近海域搁浅,经省农业农村厅、万宁市农业农村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蓝海保育救护中心以及陵水蓝天救援队等多个单位联合开展长达近三个月的紧急救援与康复治疗,其身体状态逐步恢复。经专家组综合评估,“万万”已具备野外放归条件,此次放归行动成为万宁海域首例海豚类海洋哺乳动物完整救护并成功放归的案例。

  9月14日上午9时许,在志愿者的陪伴和媒体的见证下,“万万”被平稳转运至放归船只,11时58分,“万万”成功在万宁外海20海里处放归。现场人员观察确认“万万”状态稳定、适应良好后,船只顺利返航。

  此次“万万”重返自然,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生命救援,更是一堂生动的海洋保护公开课。

  救助单位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世明表示,在专业兽医和志愿者日夜不息的精心照料下,“万万”逐渐恢复健康,重返海洋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心愿。

  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表示,“万万”救援过程中得到全国多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援助,以及协会与其他单位共同发起的公益募捐,为“万万”救治提供了坚实保障。该协会至今已参与并成功放归4头搁浅鲸豚,此次“万万”救助再次彰显民间公益力量在海洋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万万”的成功放归是海南省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急救护能力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体现了陵水、万宁、三亚三地协同合作和全社会共护海洋生命的良好氛围。

  “万万”历险记

  2025年

  ● 6月18日  搁浅获救

  当天上午,一只体长1.93米的海豚在万宁神州半岛附近海域搁浅。

  16时45分,搁浅海豚成功转运至陵水南海水产研究所。其体表无明显外伤,但无法自主保持平衡、无食欲,身体虚弱并伴有脱水症状,存在胃溃疡、肝肾功能异常。

  ● 6月21日  命名“万万”

  经过征名,最终决定以万宁市旅游卡通形象“万万”为该头海豚命名,而同在当天搁浅被救治的另一只海豚命名为“宁宁”,“万万”“宁宁”寓意宁静海洋孕育的新生希望,也寄托着“万物安宁”的生态愿景。

  ● 9月8日  恢复良好

  经保育团队82天精心救治,“万万”行为已恢复正常,可自主进食,血液生化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身体机能显著改善。专家评估,其健康状况良好,符合野外放归条件。

  ● 9月14日  重返家园

  当天9时许,“万万”被平稳转运至放归船只。上午11时58分,“万万”成功在万宁外海20海里处放归。

  近年海南

  成功放归的海豚/鲸鱼

  ◎ 2023年3月1日,救治长达11个月,成功放归印太瓶鼻海豚“chess”。

  ◎ 2024年5月26日,救治4个多月,成功放归短肢领航鲸“海棠”。

  ◎ 2025年6月8日,救治1个多月,成功放归糙齿海豚“阳阳”。

  ◎ 2025年9月14日,救治近3个月,成功放归热带点斑原海豚“万万”。

  每一次救援,都是对救治团队专业、耐心和爱心的考验。

  愿爱与海洋一样,生生不息!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来源“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此前搁浅万宁神州半岛附近海域海南三地协同救治近3个月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南国关注
   第004版:民生视线
   第005版:民生视线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自贸港·人物
   第008版:生活通
“万万”回家啦